“这天下事啊……”
李世民摇头笑笑,隐约间一种宿命感总是萦绕不去,想当年在云内遍地见到的那人,如今却已成劲敌,可笑的是,当日他并未多想,只以为见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人才。
而对那人的评价就更可笑了,胸无大志,抗击突厥之心却是甚为坚定,可为晋北屏障,现在想来,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听说太子多年前也曾跟李定安见过面,还让其人给他做过饭,你说可笑不可笑,也不知太子想及当年的荒唐事,又会是怎样一个尴尬?
嗯,想到这个倒是让李世民感觉心里平衡许多,大家都是一般有眼无珠嘛。
当然了,这都是个人感受,没什么大不了的,萧铣这人李世民还见过两次呢,当时又哪里想得到此人会继承南梁衣钵,成为一地诸侯?
要知道按照关西李氏的眼光,如今的诸侯们又有谁能在当初入了他们的法眼?
而李渊称帝的时候,俯视天下,招抚这个又去劝降那个,也不还是用的门阀世族的眼光在瞧着别人?
若非在李破身上吃了大亏,李唐上上下下乃至于李世民,定也不会用这种有别于众人的目光来瞅晋地。
更为有趣的地方在于,李破的宿命感其实更强一些,可到了如今,却早已卸下了担子,将恢弘壮阔的大唐天下扔在了脑后,一门心思的想要将关西李氏拉下战车,一顿胖揍再说了。
其实李世民没有再跟杜如晦三人过多的解释什么,而毫无疑问,三人都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智谋之士,也跟随秦王日久,只需开个头,他们便明白秦王想的是什么,又要做什么了。
那事情就很简单了,和之前也没什么两样,辅佐明主,尽力向前而已。
秦王欲出京领兵,却耽于皇帝心意难测,或者朝中太子一党会从中作梗,遂生自行其是之心。
未有皇命在身而冒然出京,形同叛逆,这一步走出去,不需明说,那只能意味着一件事,不论秦王料中与否,甚至不管将来战事成败,一场内乱已是无法避免。
无论是对于秦王李世民自身而言,还是秦王部属,这都将是真正的事涉生死之局,前途莫测,凶险非常。
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再加上外有强敌,一条黑漆漆,好似看不进多少希望的道路就这么摆在了他们面前。
而李世民心意已决,根本没给部下们劝说的机会,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就是这般一个情形了。
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天明,书房中一直有声音隐约传出,声音时高时低,争论的很激烈,但这些话语却将在之后决定着千万人的生死存亡。
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这可不是简简单单讨论一下怎么将秦王悄悄送出京师就能成的,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当三人陆续行出书房的时候,杜如晦脸色苍白的没有了一丝的血色,一副用脑过度,就要死了的模样,把其他两个同样心力交瘁的家伙都弄的心惊肉跳。
两人不约而同的扶住杜如晦的胳膊,却被杜如晦挣脱,他阴森森的瞅着两人道:“事急至此,两位还是尽快行事,莫要误了殿下大事,需记得,你我受恩深重,可不能负了殿下才好。”
房玄龄,段志玄,一个拱手,一个锤击胸膛,神色凛然。
杜如晦郑重回礼,“两位身负重任,定要多多珍重,有何大事难决,速速报来……”
两人诺诺连声,随后各自离去。
行的远了,房玄龄回头望了望那如同风中残柳般的身影,不由心生恻然,杜克明怕是命不久矣啊……这样的想法挥之不去,让他身上寒意渐浓……
书房中的李世民,却已顾不上关心属下的身体如何如何,甚至于他们的安危也不在他的考量之中了。
这时他的想法倒与李破有那么几分相似,我都置身于生死莫测之地了,你们作为我的部下又怎能安享荣华?
此时他熬了一天一夜,也是神思困倦,只是到底年轻,精力旺盛,不像杜如晦那个病秧子,一到关键时刻,就弄的自己死去活来的。
可话说回来了,这些年南征北战的生活,在他身上也留下了不少痕迹,比如说上次率军渡河攻龙门的时候,就差点来个一病不起,之后也没怎么好好调养,到底是留下了痼疾,只要劳累一些,头就有些发晕,身上也多有不适。
现在他就在书房中踱着步子,一边揉着额头,努力的想让自己振奋起来。
其实有许多话,他都没跟杜如晦等人说。
在他看来,今时今日的局面,比他之前所言要危急的多,这不在于外敌有多强悍,而在于国中真的快要撑不住了。
各部粮草短缺已经越来越是严重,而且根本无法解决,因为各部大军近五十万,分守各处,军中将领不管那么多,只想着兵卒多多益善。
朝中很多人都在努力筹措粮草,怨言载道之下,攻讦李孝恭的声音便多了起来,而作为尚书令,他看的很明白,若无法改变这种局面,不用外敌来攻,可能就要出大事了。
也许是哪个军中将领抢粮,也许是哪里冒出义军攻城略地,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满盘皆崩。
李孝恭确实该死,他不但丢了夔州,而且领着那许多骄兵悍将,却没能让蜀中战乱平息下来,还在慢条斯理的安抚山蛮。
这不但是无能,而且目光极其短浅,因为他既无法用一场场胜利来振奋民心军心,而且也无益于大局。
所以,去岁他提出的战略西移之策,实出于无奈,再有鉴于潼关太子闹出来的一系列笑话,还有王世充败亡,萧铣,李定安,窦建德,李轨等处的消息,如此种种都对他有所影响。
实际上,就算晋地没什么动静,李破同意了求和,李世民也要寻求破局之策,他自认不是垂垂老朽的父亲,也不是只想着稳固太子之位,身边尽多蠢物的大哥李建成,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为李氏着想。
就像如今,他既然笃定李定安定然来攻,便需行决绝之举以应此局。
他不像杜如晦等人一般,只看到了凶险,而是看到了希望,一如当年李定安夺晋阳之后,他在父亲面前力主放李定安南下,层层设防,拖垮晋北骑兵的策略一般,此时此刻,他已下定决心,领兵在将要到来的战事当中,重创李定安,哪怕将长安当做诱饵也在所不惜。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晋地被李定安经营的蒸蒸日上,好像比蜀中还要强上几分。趁势夺之可资大业。
反过头来,挟大胜之威回转的秦王,也就再不是当初胜薛仁杲后,只带数百亲从回京的秦王了。
若不能拿太子之位酬之,别说他秦王不答应,便是他麾下的百战将士也不会罢休的,想到此处,什么头晕,什么身体不适,就都退避三舍,被熊熊燃烧的野心驱赶到了角落之中。
这也是李世民那点宿命感的来源所在,当年李定安入晋阳,随即挥军南下,与李唐争雄,才至有今日之局,而今日还要与其一决雌雄,胜之便可转危为安。
这样的一个过程,也难怪李世民会有所感慨,他和李定安争夺的不是胜败,不是疆土,不是人口,而是气运。
李世民甚至感觉他从没有如此振奋过,有强仇大敌在前,一战而决天下归属,多美好的画面,也最适合他这种自诩人杰的人物。
如果赢了,他也一定会给李定安树碑立传,不然的话,天下尽多宵小,又怎么来衬托他秦王李世民的功绩?
当然了,这都是秦王殿下的畅想,不说此战能不能决定天下归属,只说他李世民也还只是秦王,并没有登上皇位,甚至于连太子都不是,又如何能跟敌人争夺气运?
也许,最终他和李破的交战,只能沦为诸侯间的有一场撕(防和谐)逼而已。
嗯,可以说,这都是李世民在给自己打气,显然,做出如此决定的李世民内心活动比较丰富,他毕竟也是人,而不是什么神仙之流。
于是,秦王李世民旧疾复发,病卧在床,经过御医的诊断,需要好生静养。
皇帝李渊是真心想让儿子好起来的,于是赐下许多滋补之物,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只是秦王不领情,病情迅速严重,不几日便闭门谢客,在府中全心养病。
尚书左仆射裴寂,齐王李元吉等纷纷前来探看,过后欢欣鼓舞,扬眉吐气间,入宫的次数多了起来,显然准备放开手脚,施展才能了。
可没高兴两天,有人便举发齐王李元吉与宫人私通,秽乱宫闱事,李元吉有没有这样的胆量先且不提,只是他跟后宫受宠的嫔妃们走的确实很近,而且李渊这一家牙口都挺好……
此事一出,连正与李元吉打的火热的裴寂都有点犯嘀咕,暗道此子不足与谋,何况是旁人了,谣言遂起……
这还不算,太子也被人猛的敲了一棒子。
李世民摇头笑笑,隐约间一种宿命感总是萦绕不去,想当年在云内遍地见到的那人,如今却已成劲敌,可笑的是,当日他并未多想,只以为见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人才。
而对那人的评价就更可笑了,胸无大志,抗击突厥之心却是甚为坚定,可为晋北屏障,现在想来,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听说太子多年前也曾跟李定安见过面,还让其人给他做过饭,你说可笑不可笑,也不知太子想及当年的荒唐事,又会是怎样一个尴尬?
嗯,想到这个倒是让李世民感觉心里平衡许多,大家都是一般有眼无珠嘛。
当然了,这都是个人感受,没什么大不了的,萧铣这人李世民还见过两次呢,当时又哪里想得到此人会继承南梁衣钵,成为一地诸侯?
要知道按照关西李氏的眼光,如今的诸侯们又有谁能在当初入了他们的法眼?
而李渊称帝的时候,俯视天下,招抚这个又去劝降那个,也不还是用的门阀世族的眼光在瞧着别人?
若非在李破身上吃了大亏,李唐上上下下乃至于李世民,定也不会用这种有别于众人的目光来瞅晋地。
更为有趣的地方在于,李破的宿命感其实更强一些,可到了如今,却早已卸下了担子,将恢弘壮阔的大唐天下扔在了脑后,一门心思的想要将关西李氏拉下战车,一顿胖揍再说了。
其实李世民没有再跟杜如晦三人过多的解释什么,而毫无疑问,三人都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智谋之士,也跟随秦王日久,只需开个头,他们便明白秦王想的是什么,又要做什么了。
那事情就很简单了,和之前也没什么两样,辅佐明主,尽力向前而已。
秦王欲出京领兵,却耽于皇帝心意难测,或者朝中太子一党会从中作梗,遂生自行其是之心。
未有皇命在身而冒然出京,形同叛逆,这一步走出去,不需明说,那只能意味着一件事,不论秦王料中与否,甚至不管将来战事成败,一场内乱已是无法避免。
无论是对于秦王李世民自身而言,还是秦王部属,这都将是真正的事涉生死之局,前途莫测,凶险非常。
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再加上外有强敌,一条黑漆漆,好似看不进多少希望的道路就这么摆在了他们面前。
而李世民心意已决,根本没给部下们劝说的机会,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就是这般一个情形了。
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天明,书房中一直有声音隐约传出,声音时高时低,争论的很激烈,但这些话语却将在之后决定着千万人的生死存亡。
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这可不是简简单单讨论一下怎么将秦王悄悄送出京师就能成的,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当三人陆续行出书房的时候,杜如晦脸色苍白的没有了一丝的血色,一副用脑过度,就要死了的模样,把其他两个同样心力交瘁的家伙都弄的心惊肉跳。
两人不约而同的扶住杜如晦的胳膊,却被杜如晦挣脱,他阴森森的瞅着两人道:“事急至此,两位还是尽快行事,莫要误了殿下大事,需记得,你我受恩深重,可不能负了殿下才好。”
房玄龄,段志玄,一个拱手,一个锤击胸膛,神色凛然。
杜如晦郑重回礼,“两位身负重任,定要多多珍重,有何大事难决,速速报来……”
两人诺诺连声,随后各自离去。
行的远了,房玄龄回头望了望那如同风中残柳般的身影,不由心生恻然,杜克明怕是命不久矣啊……这样的想法挥之不去,让他身上寒意渐浓……
书房中的李世民,却已顾不上关心属下的身体如何如何,甚至于他们的安危也不在他的考量之中了。
这时他的想法倒与李破有那么几分相似,我都置身于生死莫测之地了,你们作为我的部下又怎能安享荣华?
此时他熬了一天一夜,也是神思困倦,只是到底年轻,精力旺盛,不像杜如晦那个病秧子,一到关键时刻,就弄的自己死去活来的。
可话说回来了,这些年南征北战的生活,在他身上也留下了不少痕迹,比如说上次率军渡河攻龙门的时候,就差点来个一病不起,之后也没怎么好好调养,到底是留下了痼疾,只要劳累一些,头就有些发晕,身上也多有不适。
现在他就在书房中踱着步子,一边揉着额头,努力的想让自己振奋起来。
其实有许多话,他都没跟杜如晦等人说。
在他看来,今时今日的局面,比他之前所言要危急的多,这不在于外敌有多强悍,而在于国中真的快要撑不住了。
各部粮草短缺已经越来越是严重,而且根本无法解决,因为各部大军近五十万,分守各处,军中将领不管那么多,只想着兵卒多多益善。
朝中很多人都在努力筹措粮草,怨言载道之下,攻讦李孝恭的声音便多了起来,而作为尚书令,他看的很明白,若无法改变这种局面,不用外敌来攻,可能就要出大事了。
也许是哪个军中将领抢粮,也许是哪里冒出义军攻城略地,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满盘皆崩。
李孝恭确实该死,他不但丢了夔州,而且领着那许多骄兵悍将,却没能让蜀中战乱平息下来,还在慢条斯理的安抚山蛮。
这不但是无能,而且目光极其短浅,因为他既无法用一场场胜利来振奋民心军心,而且也无益于大局。
所以,去岁他提出的战略西移之策,实出于无奈,再有鉴于潼关太子闹出来的一系列笑话,还有王世充败亡,萧铣,李定安,窦建德,李轨等处的消息,如此种种都对他有所影响。
实际上,就算晋地没什么动静,李破同意了求和,李世民也要寻求破局之策,他自认不是垂垂老朽的父亲,也不是只想着稳固太子之位,身边尽多蠢物的大哥李建成,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为李氏着想。
就像如今,他既然笃定李定安定然来攻,便需行决绝之举以应此局。
他不像杜如晦等人一般,只看到了凶险,而是看到了希望,一如当年李定安夺晋阳之后,他在父亲面前力主放李定安南下,层层设防,拖垮晋北骑兵的策略一般,此时此刻,他已下定决心,领兵在将要到来的战事当中,重创李定安,哪怕将长安当做诱饵也在所不惜。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晋地被李定安经营的蒸蒸日上,好像比蜀中还要强上几分。趁势夺之可资大业。
反过头来,挟大胜之威回转的秦王,也就再不是当初胜薛仁杲后,只带数百亲从回京的秦王了。
若不能拿太子之位酬之,别说他秦王不答应,便是他麾下的百战将士也不会罢休的,想到此处,什么头晕,什么身体不适,就都退避三舍,被熊熊燃烧的野心驱赶到了角落之中。
这也是李世民那点宿命感的来源所在,当年李定安入晋阳,随即挥军南下,与李唐争雄,才至有今日之局,而今日还要与其一决雌雄,胜之便可转危为安。
这样的一个过程,也难怪李世民会有所感慨,他和李定安争夺的不是胜败,不是疆土,不是人口,而是气运。
李世民甚至感觉他从没有如此振奋过,有强仇大敌在前,一战而决天下归属,多美好的画面,也最适合他这种自诩人杰的人物。
如果赢了,他也一定会给李定安树碑立传,不然的话,天下尽多宵小,又怎么来衬托他秦王李世民的功绩?
当然了,这都是秦王殿下的畅想,不说此战能不能决定天下归属,只说他李世民也还只是秦王,并没有登上皇位,甚至于连太子都不是,又如何能跟敌人争夺气运?
也许,最终他和李破的交战,只能沦为诸侯间的有一场撕(防和谐)逼而已。
嗯,可以说,这都是李世民在给自己打气,显然,做出如此决定的李世民内心活动比较丰富,他毕竟也是人,而不是什么神仙之流。
于是,秦王李世民旧疾复发,病卧在床,经过御医的诊断,需要好生静养。
皇帝李渊是真心想让儿子好起来的,于是赐下许多滋补之物,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只是秦王不领情,病情迅速严重,不几日便闭门谢客,在府中全心养病。
尚书左仆射裴寂,齐王李元吉等纷纷前来探看,过后欢欣鼓舞,扬眉吐气间,入宫的次数多了起来,显然准备放开手脚,施展才能了。
可没高兴两天,有人便举发齐王李元吉与宫人私通,秽乱宫闱事,李元吉有没有这样的胆量先且不提,只是他跟后宫受宠的嫔妃们走的确实很近,而且李渊这一家牙口都挺好……
此事一出,连正与李元吉打的火热的裴寂都有点犯嘀咕,暗道此子不足与谋,何况是旁人了,谣言遂起……
这还不算,太子也被人猛的敲了一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