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三年,6月2日,玉门郡,疏勒站。
玉门关始设于汉代,控扼住了通向西域天山的通路。汉代之后,随着自然环境与政局的变化,玉门关的位置曾经多次改变。最近一次改变是五代末期,玉门关大幅东移至黑山一带,已不在现在的玉门郡,反而距离酒泉只有不到百里,倒是和后世嘉峪关的位置临近。但是再之后,这最后一座玉门关也被弃置,逐渐消弭在自然风化进程中,不复为险关。
今日的玉门郡,只取玉门关之义,却不复关隘险城之存。毕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更要靠兵革之利。真正防御这走廊西端、令四邻夷狄闻风丧胆的,是驻扎在当地的华夏军和他们手中的犀利火器。
过去,元国曾在西域和中原之间设置了完备的驿路,肃州(酒泉)与瓜州(玉门)之间就有黑山、赤斤、青湖、疏勒等一连串的驿站。之前这些驿站都被禾忽的部下所摧毁,但屋舍可以摧毁,自然环境可没法摧毁(或者说来不及摧毁)。驿站本来就是选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设置,只要有水可以饮用,有草可以喂养牲畜,来往行旅就能在此补给,驿站也就容易重建了。夏国夺取安西省后,虽然一时没法把铁路铺过来,却也尽可能恢复了这些驿站,往来商旅也受益于此复兴起来。
现在,一众来自东方的移民和军人,就停留在两郡交界处的疏勒站旧址暂歇。
玉门郡境内有河曰“北川”,发源自南边的祁连山,先向北流,再折转向西,通向郡内的瓜县、敦煌两县。疏勒站就设置在这北川的河弯处,现在虽然常住人口不多,但河水潺潺,青草萋萋,煞是个好地方。
疏勒站旧址中尚有一道土墙残余,江南移民们就在土墙中暂歇。土墙东邻处,一长串平安型越野马车连成了一个巨大的车阵,车上都满载着货物,一群士兵拿着扳手锤子正敲敲打打检修马车,而几百匹马则在河边聚散有度地饮着水吃着草。马群之中,还有一些士兵带着一些移民,游走着检查马匹的状况。
“喏,你看,像这样,摸不出骨头,就说明膘还行,暂时不需要补粮。”一匹正在嚼着草的母马旁边,那钦下士一边摸着马腹,一边对旁边的沈元正和其它两名移民讲解道。
他这么摸着,母马也不骄不躁继续吃着草,看上去性格很温顺。
那钦现在所属的是一个典型的后勤营,营中人数不多,但足足配备了144辆大车,定期往返于北庭郡(乌鲁木齐)与张掖郡之间,运输物资。之前他们执行日常运输任务,行进到酒泉郡的时候遇到这批顺路而行的江南移民,然后就接到命令,带着他们一起上路了。
这一路上,移民们行路时搭乘后勤营的大车,停车时用年初才学到的技能帮他们照料马匹,他们也向移民们传授一些技巧,配合得倒是不错。
北庭张掖间几乎没有道路可言,车辆全部在野地上行走,若不是平安马车配备了板簧减震,又是钢架车体足够坚固,还真走不了这样的路。但饶是如此,每辆车也需要四匹马才能顺利拖动,除了拉车的,还有备用马和护卫骑兵用马,整个营几乎配了七百匹。
这么多马,要是靠吃粮行路的话,那恐怕就得把车上全装满粮食才行,也运不了什么货了。因此,整个营必须走走停停,让马沿途吃草补给才行。只是靠野草补充能量相当缓慢,往往要在一个站点呆两三天,等马儿吃饱喝足了,才出发赶赴下一个站点。
这个过程中,对马匹身体状况的把控非常重要,须得要长年与马打交道的资深马夫才能应对,而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因此军方就从恭顺部落中招收了不少牧民,编入后勤营中。这个那钦,就是先参了军,然后被分配过来的。
沈元正等人听了他的讲解,前后把手放上去感受感受。然后,那钦又找了一匹偏瘦的马摸给他们看,他们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原来如此,可真是谢谢这位军爷了。”沈元正致谢道。
车队在疏勒站宿了一夜,第二日没有停留,继续出发。
从疏勒到瓜县可以沿北川西行,沿途一路都有水源野草,也就不需要吃饱再上路,只要趁休息的时候放马去吃草就行了,比之前穿越大漠的时候方便了许多。
后勤营加上移民车队,近二百辆车,在河边原野上四路展开,前后拉了有一里地出去,浩浩荡荡,卷起了滚滚沙尘。
6月6日,他们抵达了一个阶段性目的地,瓜县。
瓜县原称瓜州,是东西商路必经之地,在大漠之中堪称繁华了,但两年前也毁于禾忽的坚壁清野,几成一片白地。
不过稍好一些的是,当时元军急着撤离,西边的沙州(敦煌县)由于不在通向北庭的道路上,且当地佛风浓厚,信佛的蒙古人不敢侵扰,所以就逃过了一场兵灾。事后,就渐渐有一些敦煌居民迁移到瓜县,垦种被废弃的耕地,恢复了一点人气。由于有这个基础在,再加上当地水草丰茂、位置关键,所以西北师今年在玉门郡一举派驻了三个马兵营。
所谓马兵营,其实就是骑马步兵营。西北面积广大又盛产马匹,骑马总比步行方便许多,但是部署真正的骑兵的话,战马要喂大量粮食和豆饼,又会挤占宝贵的后勤资源。所以上面干脆就不派骑兵了,只派马兵,配属的马匹平时饲料标准较低,关键时刻才喂豆粮养膘。反正作战时都要下马打枪,马体力差点也就差点吧,四条腿总比两条腿强。
驻军在当地修建了一处大型城池,车队直接停驻了进去,又征召了一批移民帮着卸货。货物有些散乱,他们又在当地停留了几天整理。
……
“啊,舒坦~”
沈元正咕咚咕咚灌下一大口水,感觉整个人都舒坦过来了。
他刚才和几个男移民一起,帮着后勤营卸了几车货,出了一身大汗,现在就被另一批人换了下来,来了一旁的阴凉处休息。相比之前路上只能省着喝水的窘迫,现在有了水源,想喝多少喝多少,可真是枯燥生活中难得的惬意了。
他们身边这几株小树是去年刚栽的,比人高不了多少,也撑不起多少树荫,毒辣辣的日光仍通过缝隙晒下来。相应的,周围的屋舍和土墙都方方正正,没什么装饰,看着还真是枯燥。他们一边喝水一边出汗,苦中作乐,对着枯燥的周边环境侃起了大山。
休息了一阵子后,那钦带着几个兵朝他们走过来。他们以为是该上工了,就放下水壶,站起身来。没料到,那钦却摆手道:“计划变了,你们不用搬货了,来跟我军训,学着打枪!”
“啊?”一名移民惊奇地问道:“枪?是那个火枪吗?我们也要学?”
那钦把自己背后的那把旧式的陨星步枪解了下来,拿在手里一举,道:“就是这个。你们到了西疆自己生活,说不得就得遇到野兽匪徒袭扰,不会打枪怎么行?行了,过来吧。”
他们又与另外一队移民汇合在了一起,跟着那钦等人去了城外。不少人窃窃私语,有人对前途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充军了,也有人对此有些兴奋,东海火枪犀利之名早有耳闻,如今自己居然能摸到了!
那钦带着他们来到一处简易靶场上,先是讲解了一番枪械的基本结构:“喏,这是一根枪管,装到木头枪身里面……这是子弹,有了它才能打人,掀开枪身这里的闭锁块,把子弹塞进去,锁上……”然后熟练地抬枪上肩,瞄准五十米外的靶子,“扣扳机,就……”
火枪“啪”的一声响了起来,前方草靶应声溅起了一片草屑。
移民们有一些被枪声吓了一跳,也有人专注地看向草靶,啧啧称奇。
那钦没讲得太细,介绍过结构后,就紧接着讲起了瞄准原理。“这个叫照门,这个叫准星,上面的标尺是控制距离的……算了,你们还是先练姿势吧,沈元正,你先来。”
“哦,是!”沈元正一个激灵,从人群中走了出去,然后从那钦手里接过枪,在他的指导下紧张地握住枪托,抬到肩上,又从照门准星看过去。
“嗯,学得还挺快。”那钦见他有模有样了,点头赞许道。但仍没给他子弹,只让他空仓掰开击锤,又扣动扳机感受一下击发的手感,就换下一个人了。
实际上军中真正的步枪教学要复杂许多,先上课讲解火枪原理,再用旧式的前膛枪追根溯源,然后学着拆解维护现代步枪,最后才是实弹射击。但现在给移民军训不需讲究那么多,让他们有个大致的概念,日后自己摸索去吧。
沈元正依依不舍地将步枪交给下一个人,回归队伍中,又伸长脖子看过去,一边看着还一边假想着自己在操作,手指不断扣动着。
移民们一个接一个上去握枪,心情有些诧异,有些好奇,有些激动,回归队伍后又忍不住相互交谈起来。
等轮过一圈后,那钦又把刚才打完一发剩下的弹壳拿了出来,给移民们演示复装弹药:“喏,先把内外清理干净,然后往里面加入火药……然后把这颗弹头塞进去堵上……然后下面这个孔是装底火的,换一个新的……喏,这就是新子弹了。”
移民们将来居住在安西省,弹药补充必然不易,就需要自己复装弹头了。还好,12mm直筒弹结构简单,复装起来并不复杂。但移民们没有用火枪的经验,对这个复装工作的意义也不甚明了,只是懵懂地看着。
再之后,那钦又拿了一批复装过的减装药子弹出来,让他们试试实弹射击的感觉。毫无疑问,几乎没有中靶的,但总归是有经验了。
然后移民们就回到城里继续干活了,但这个军训的经验让他们记忆犹新,相互之间热切地讨论着,从火枪讨论到打仗,又讨论到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玉门关始设于汉代,控扼住了通向西域天山的通路。汉代之后,随着自然环境与政局的变化,玉门关的位置曾经多次改变。最近一次改变是五代末期,玉门关大幅东移至黑山一带,已不在现在的玉门郡,反而距离酒泉只有不到百里,倒是和后世嘉峪关的位置临近。但是再之后,这最后一座玉门关也被弃置,逐渐消弭在自然风化进程中,不复为险关。
今日的玉门郡,只取玉门关之义,却不复关隘险城之存。毕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更要靠兵革之利。真正防御这走廊西端、令四邻夷狄闻风丧胆的,是驻扎在当地的华夏军和他们手中的犀利火器。
过去,元国曾在西域和中原之间设置了完备的驿路,肃州(酒泉)与瓜州(玉门)之间就有黑山、赤斤、青湖、疏勒等一连串的驿站。之前这些驿站都被禾忽的部下所摧毁,但屋舍可以摧毁,自然环境可没法摧毁(或者说来不及摧毁)。驿站本来就是选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设置,只要有水可以饮用,有草可以喂养牲畜,来往行旅就能在此补给,驿站也就容易重建了。夏国夺取安西省后,虽然一时没法把铁路铺过来,却也尽可能恢复了这些驿站,往来商旅也受益于此复兴起来。
现在,一众来自东方的移民和军人,就停留在两郡交界处的疏勒站旧址暂歇。
玉门郡境内有河曰“北川”,发源自南边的祁连山,先向北流,再折转向西,通向郡内的瓜县、敦煌两县。疏勒站就设置在这北川的河弯处,现在虽然常住人口不多,但河水潺潺,青草萋萋,煞是个好地方。
疏勒站旧址中尚有一道土墙残余,江南移民们就在土墙中暂歇。土墙东邻处,一长串平安型越野马车连成了一个巨大的车阵,车上都满载着货物,一群士兵拿着扳手锤子正敲敲打打检修马车,而几百匹马则在河边聚散有度地饮着水吃着草。马群之中,还有一些士兵带着一些移民,游走着检查马匹的状况。
“喏,你看,像这样,摸不出骨头,就说明膘还行,暂时不需要补粮。”一匹正在嚼着草的母马旁边,那钦下士一边摸着马腹,一边对旁边的沈元正和其它两名移民讲解道。
他这么摸着,母马也不骄不躁继续吃着草,看上去性格很温顺。
那钦现在所属的是一个典型的后勤营,营中人数不多,但足足配备了144辆大车,定期往返于北庭郡(乌鲁木齐)与张掖郡之间,运输物资。之前他们执行日常运输任务,行进到酒泉郡的时候遇到这批顺路而行的江南移民,然后就接到命令,带着他们一起上路了。
这一路上,移民们行路时搭乘后勤营的大车,停车时用年初才学到的技能帮他们照料马匹,他们也向移民们传授一些技巧,配合得倒是不错。
北庭张掖间几乎没有道路可言,车辆全部在野地上行走,若不是平安马车配备了板簧减震,又是钢架车体足够坚固,还真走不了这样的路。但饶是如此,每辆车也需要四匹马才能顺利拖动,除了拉车的,还有备用马和护卫骑兵用马,整个营几乎配了七百匹。
这么多马,要是靠吃粮行路的话,那恐怕就得把车上全装满粮食才行,也运不了什么货了。因此,整个营必须走走停停,让马沿途吃草补给才行。只是靠野草补充能量相当缓慢,往往要在一个站点呆两三天,等马儿吃饱喝足了,才出发赶赴下一个站点。
这个过程中,对马匹身体状况的把控非常重要,须得要长年与马打交道的资深马夫才能应对,而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因此军方就从恭顺部落中招收了不少牧民,编入后勤营中。这个那钦,就是先参了军,然后被分配过来的。
沈元正等人听了他的讲解,前后把手放上去感受感受。然后,那钦又找了一匹偏瘦的马摸给他们看,他们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原来如此,可真是谢谢这位军爷了。”沈元正致谢道。
车队在疏勒站宿了一夜,第二日没有停留,继续出发。
从疏勒到瓜县可以沿北川西行,沿途一路都有水源野草,也就不需要吃饱再上路,只要趁休息的时候放马去吃草就行了,比之前穿越大漠的时候方便了许多。
后勤营加上移民车队,近二百辆车,在河边原野上四路展开,前后拉了有一里地出去,浩浩荡荡,卷起了滚滚沙尘。
6月6日,他们抵达了一个阶段性目的地,瓜县。
瓜县原称瓜州,是东西商路必经之地,在大漠之中堪称繁华了,但两年前也毁于禾忽的坚壁清野,几成一片白地。
不过稍好一些的是,当时元军急着撤离,西边的沙州(敦煌县)由于不在通向北庭的道路上,且当地佛风浓厚,信佛的蒙古人不敢侵扰,所以就逃过了一场兵灾。事后,就渐渐有一些敦煌居民迁移到瓜县,垦种被废弃的耕地,恢复了一点人气。由于有这个基础在,再加上当地水草丰茂、位置关键,所以西北师今年在玉门郡一举派驻了三个马兵营。
所谓马兵营,其实就是骑马步兵营。西北面积广大又盛产马匹,骑马总比步行方便许多,但是部署真正的骑兵的话,战马要喂大量粮食和豆饼,又会挤占宝贵的后勤资源。所以上面干脆就不派骑兵了,只派马兵,配属的马匹平时饲料标准较低,关键时刻才喂豆粮养膘。反正作战时都要下马打枪,马体力差点也就差点吧,四条腿总比两条腿强。
驻军在当地修建了一处大型城池,车队直接停驻了进去,又征召了一批移民帮着卸货。货物有些散乱,他们又在当地停留了几天整理。
……
“啊,舒坦~”
沈元正咕咚咕咚灌下一大口水,感觉整个人都舒坦过来了。
他刚才和几个男移民一起,帮着后勤营卸了几车货,出了一身大汗,现在就被另一批人换了下来,来了一旁的阴凉处休息。相比之前路上只能省着喝水的窘迫,现在有了水源,想喝多少喝多少,可真是枯燥生活中难得的惬意了。
他们身边这几株小树是去年刚栽的,比人高不了多少,也撑不起多少树荫,毒辣辣的日光仍通过缝隙晒下来。相应的,周围的屋舍和土墙都方方正正,没什么装饰,看着还真是枯燥。他们一边喝水一边出汗,苦中作乐,对着枯燥的周边环境侃起了大山。
休息了一阵子后,那钦带着几个兵朝他们走过来。他们以为是该上工了,就放下水壶,站起身来。没料到,那钦却摆手道:“计划变了,你们不用搬货了,来跟我军训,学着打枪!”
“啊?”一名移民惊奇地问道:“枪?是那个火枪吗?我们也要学?”
那钦把自己背后的那把旧式的陨星步枪解了下来,拿在手里一举,道:“就是这个。你们到了西疆自己生活,说不得就得遇到野兽匪徒袭扰,不会打枪怎么行?行了,过来吧。”
他们又与另外一队移民汇合在了一起,跟着那钦等人去了城外。不少人窃窃私语,有人对前途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充军了,也有人对此有些兴奋,东海火枪犀利之名早有耳闻,如今自己居然能摸到了!
那钦带着他们来到一处简易靶场上,先是讲解了一番枪械的基本结构:“喏,这是一根枪管,装到木头枪身里面……这是子弹,有了它才能打人,掀开枪身这里的闭锁块,把子弹塞进去,锁上……”然后熟练地抬枪上肩,瞄准五十米外的靶子,“扣扳机,就……”
火枪“啪”的一声响了起来,前方草靶应声溅起了一片草屑。
移民们有一些被枪声吓了一跳,也有人专注地看向草靶,啧啧称奇。
那钦没讲得太细,介绍过结构后,就紧接着讲起了瞄准原理。“这个叫照门,这个叫准星,上面的标尺是控制距离的……算了,你们还是先练姿势吧,沈元正,你先来。”
“哦,是!”沈元正一个激灵,从人群中走了出去,然后从那钦手里接过枪,在他的指导下紧张地握住枪托,抬到肩上,又从照门准星看过去。
“嗯,学得还挺快。”那钦见他有模有样了,点头赞许道。但仍没给他子弹,只让他空仓掰开击锤,又扣动扳机感受一下击发的手感,就换下一个人了。
实际上军中真正的步枪教学要复杂许多,先上课讲解火枪原理,再用旧式的前膛枪追根溯源,然后学着拆解维护现代步枪,最后才是实弹射击。但现在给移民军训不需讲究那么多,让他们有个大致的概念,日后自己摸索去吧。
沈元正依依不舍地将步枪交给下一个人,回归队伍中,又伸长脖子看过去,一边看着还一边假想着自己在操作,手指不断扣动着。
移民们一个接一个上去握枪,心情有些诧异,有些好奇,有些激动,回归队伍后又忍不住相互交谈起来。
等轮过一圈后,那钦又把刚才打完一发剩下的弹壳拿了出来,给移民们演示复装弹药:“喏,先把内外清理干净,然后往里面加入火药……然后把这颗弹头塞进去堵上……然后下面这个孔是装底火的,换一个新的……喏,这就是新子弹了。”
移民们将来居住在安西省,弹药补充必然不易,就需要自己复装弹头了。还好,12mm直筒弹结构简单,复装起来并不复杂。但移民们没有用火枪的经验,对这个复装工作的意义也不甚明了,只是懵懂地看着。
再之后,那钦又拿了一批复装过的减装药子弹出来,让他们试试实弹射击的感觉。毫无疑问,几乎没有中靶的,但总归是有经验了。
然后移民们就回到城里继续干活了,但这个军训的经验让他们记忆犹新,相互之间热切地讨论着,从火枪讨论到打仗,又讨论到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