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年,6月14日,小暑第2日,徐州。
“鞑子疯了,快,开炮,开炮!”
徐州城南,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正在疯狂地向城墙涌过去。这些人大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显然不是什么正规军,而是蒙军从周边拉来的民兵。
蒙军对徐州的攻城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整,除了一开始几天攻势比较猛烈,其余时候攻击并不怎么频繁。蒙军大部分功夫都用在了到周围收集炮灰上,隔三岔五才驱赶民兵攻城一次。而今天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攻势格外猛烈,蒙军似乎把家底都用上了,无边无际的民兵朝城墙攻了过来,让城墙上的宋军分外紧张。
不过,就如同之前的进攻一样,虽然来势汹汹,但当到了城墙前方的时候……
“轰轰轰……轰轰!”
一连串的火炮在城墙上打响,这次它们发射的不是穿透力强而杀伤力弱的实心弹,而是由大量小石子和铁屑组成的铁砂弹!这种宋军自主研发的霰弹,虽然比不上东海军由铅弹组成的真正霰弹,但是对付下面这些不穿盔甲的乌合之众是完全足够了。被这些细碎物体打中的话可以说必死无疑,即使当场不死,之后也会因为外邪入体而死。
这一个月来,由于东海海军的掩护,徐州城与外界的水路联系并未断绝,甚至还有余力运来新的火炮——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扬州方面的铸炮技术快速进步,最新的平虏将军炮有了一次明显的升级,在保持一千斤重量的前提下,口径从两寸增加到了两寸五分,也就是77mm,比狮吼炮还大了一些。这倒不是他们特意要压东海军一头,而是为了两军的弹药通用性——扬州那边铸造水平不错,但是没有镗孔技术,内径公差太大,必须做大一点才能顺畅使用狮吼炮的弹药。
由于在火炮威力上已经没有代差,只剩下了制造技术的优势,所以东海商社也没必要再对宋军藏着掖着了,开始向他们出售一些早期制造的狮吼炮,其中有相当大的份额就运到了战事紧急的徐州这边。当然,这笔交易的代价也不小。前阵子朝廷拨下了一批铜锭分给前线各军拿去铸炮,李庭芝给了东海军三万五千斤,才换来二十门铁铸的狮吼炮。事后居然双方都觉得不亏……
在数量充足的火炮护卫下,徐州城虽然遭到了数万大军的进攻,但还是有惊无险地守了下来。
其实宋军还挺擅长这个的,他们虽然得到火炮也没多久,但是之前在常年的被动挨打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用器械守城的经验。北宋时成书的《武经总要》中就详细记述了用“炮”(投石机)攻城和守城的技术关键,细节甚至精确到了砲石飞过来的时候该怎么躲、该用什么样的武器还击等等,现在换成了火炮,虽然并不完全一样,但总是能触类旁通的。
边居谊亲自操作着一门从东海军进口过来的旧狮吼炮,向城下倾泻着铁砂弹。
这种炮比他们自铸的炮要轻便得多,设计也更合理些,不过实际上并不怎么受宋军炮手欢迎。因为他们的操作还是常常出错,装填过多火药导致炸膛的事故时有发生,狮吼炮虽然承受火药的极限比平虏将军多些,但它是铁炮,炸膛前没有预兆,说炸就炸了,而扬州铸的铜炮炸膛前会先变形,让炮手有充分的反应时间……这个理由也是没谁了。
总之,狮吼炮只有训练有素的炮组才能使用,也只有他们才能发挥出这种先进火炮的真正威力。
在更疯狂的霰弹打击之下,陷入疯狂状态的民兵们很快被打醒了过来,黑潮在城前百步的位置戛然而止,人群哭爹喊娘向后奔逃回去。
“妈呀……逃啊!”“老天爷,救命啊!”
他们敢冲到这里,无非是因为后面有蒙军屠刀的威胁,但现在前面有了更恐怖的东西,于是恐惧的方向只能掉个头了。
人潮渐渐退去,后面的蒙军督战队也阻拦不住,恐慌的民众冲破一切阻拦,慌不择路地向四周的沼泽大山中奔逃而去。
边居谊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郑重地掏出千里镜,看向城西蒙军大营的方向,发现他们并没有发动第二次进攻的意思,反倒是在收拾东西往后走了。
“已经撤了?这是临死反扑?看来高兄说的果然没错,北边有变啊!”
……
“啧,一群废物。”
城西卧牛山上,西路蒙军的主帅按脱大王看到满山遍野的民兵奔逃回来,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还是忍不住出声痛斥。
前日入夜前,他接到济南过来的金牌急递,是史天泽和合必赤两名大员联合下的调令,让他结束对徐州的攻击,转而北上取道东平,汇合严忠范及济南派来的一部兵力,向东收复泰安州。
按脱这个月来攻徐州一直不顺,最开始拔除城外据点的时候倒还算顺利,但是开始强攻徐州城的时候,墙上的火炮就教他做人了。于是没办法,他只能派人去强征民兵回来,用他们做炮灰消耗城上的火力,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破绽。但最后也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还严重受困于粮草补给,留在徐州显得相当尴尬。
济南来的这纸调令,实际上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但他仍然不太甘心,在昨日暗中准备撤离的同时,也命人把剩下的全部民兵都集中了起来,在今日来了一次破釜沉舟(破的都是别人家的锅和船)式的总攻击。不过不出预料的,仍然没有什么效果。
“乌合之众再多也没什么作用,”他身边的郭侃看着远方的徐州城,做出了总结,“能对付火炮的,就只有更大的火炮!”
听了这话,附近的其他蒙军将领也心有戚戚和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按脱用力地空挥了一下手中的马鞭,然后用它指着徐州城的方向说道:“火炮会有的!当我们也有了火炮的时候,别说这破徐州城,就是整个南朝,都将跪在我们的炮火和马蹄之下!”
众人不管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起来。
按脱止住了他们,说道:“废话就不用说了,现在有那些一钱汉在后面拖住他们,正好也省了我们殿后的功夫,现在开始撤军吧。这里到东平得有四百里吧,还有的走呢!”
说完,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角落里的严忠嗣,说道:“严万户,你是地主,这一路上,还要靠你多带路啊!”
严忠嗣是严忠济之弟、严忠范之兄,任东平路管军万户。实际上,本来严忠济入京,接替东平总管之职的应该是他,可是他之前带兵北上随忽必烈讨伐阿里不哥,事后也驻守在北地,就错过了严忠济入京的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四弟严忠范拿去了这个位子。之前按脱南下的时候,就直接把他带了过来,到现在他都两年没回过东平老家了。
严忠嗣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一抱拳,说道:“自当尽力!”
……
撤军也是门学问,如何安排好撤离的先后顺序,布置垫后的兵力,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将大部分军力带走,最能体现一个将领的指挥水平——说实话,现在的东海军的这种能力就很可疑,毕竟在战役级别上还没败过。
而蒙军对此就特别擅长。他们征战数十年,虽然纵横天下,失败却也不少。但是,他们每次失败都损失不大,还常常能利用失败打胜利者的追兵一个埋伏,转败为胜,这就很了不起了。
这次从徐州的撤离,他们就很有条理,一部分马军先行探路,确定没有抄后路的敌军,然后辎重和砲军开始撤离,紧接着是大部分步军和一部分马军,只留少数步兵和马军垫后,再滚动前进直至全部撤离,很快就离开了徐州地界。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可谓行云流水,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当然,撤得这么顺,也和宋军根本就没追过来有很大关系……
本次撤军,是从徐州外的荒地转移到东平这样的熟地,补给距离逐渐减少,这对于行军来说是很有利的,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四五百里地,有的是他们走呢。
与此同时,在他们东边不远处,同样有一大队人马踏上了北上的漫漫征途。
1262年,6月14日,邳州。
当前的邳州州治所在之地并非后世的邳州市区,而是在更南边的泗水岸边的下邳城,差不多位于后世邳州与睢宁的中点。
邳州是三水交汇之地,泗水从西而来,沂水从北而来,睢水从西南而来,汇合之后又浩浩荡荡向东南流去汇入淮河。下邳城正如同这片水系的十字路口一般,可谓四面通水,重要性可想而知,自古徐邳连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今天,邳州西南的睢水河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支巨大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船队,桅杆上的“宋”和“夏”字旗高高飘扬着,借着南风进入了泗水干流之中,紧接着又向北边沂水方向开了进去。
沂水之中,一支由两艘星火级和四艘闪光级组成的东海舰队见到这支船队,主动迎了上去。他们打过旗号互相查验了一番之后,其中的小雪号向船队中的旗舰——一艘有着四对水轮和高大船楼的大号车船——靠了过去。
车船上,夏贵的长子夏富已经站到了舷边甲板上,看到小雪号上的符凯伟,主动打起了招呼:“哈,竟是符提督亲自来迎,真是折煞小底了!”
符凯伟曾经带队去涡阳城下救过夏富一次,两人又年纪相仿,很快就混熟了,开起玩笑来也是不顾忌。
符凯伟也笑着回应道:“夏公子来的正好,我正煮了粥呢,来,来我船上多喝点,京东路的小米养人呐!”
与困于粮草的蒙军不同,入夏之后,宋朝江淮一带风调雨顺,农田取得了丰收,仓储充盈,给宋军带去了充足的底气。
夏贵在稳固了宿州一带的防御之后,便摩拳擦掌想着大干一番。由于有了三十年前端平入洛失败所带来的教训,所以他并不打算继续向千里赤地的河南方向发起进攻,而是试图开辟一个第二战场,给已经“陷入僵局”的南北战事添一把火。
历史上,夏贵也做过同样的事。他的作战思路非常大胆,派遣了一支部队走海路绕山东半岛北上,攻占了利津,袭扰河北的沧州等地,还试图杀入北清河,去济南救援李璮。说起来,这思路倒是和现在的东海军有些像,但是很可惜,彼时的那支远征军实力不足,在滨州被韩世安所败,最后不得不撤回海州,只能坐视李璮灭亡了。
这个时空的情况就大不同了,东海军已经完成了夏贵未曾做到的历史任务,所以他也不需要再走海路行险长征,而是想着在陆路上趁机攫取战果。当东海军得知夏贵的意向之后,发觉这是个利用他的兵力缓解己方压力的好机会,于是就让商务部的王泊棠带了礼物去游说夏贵,让他进入山东腹地,与东海军协同作战。
名义上夏贵还是东海军的上级,王泊棠也没法强行给他下什么调令,只能根据军委会的计划,向夏贵提了在三个方向出兵的建议,让他自己斟酌。
这三个方向也就是南中北三路。一是南路,走徐州沿南清河北上,攻取济州、东平等地;二是中路,经沂州过沂蒙山,与东海军配合,在泰山之中攻城略地、抵御蒙军反击;三是北路,北上淄州,接管本地防务,防止济南方向的蒙军向东方流窜。
这三个方向,不管他选哪一条,都能为东海军分担不少军事压力。不过夏贵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狐狸,看出走南路要和按脱的大军硬拼一场,走北路也要直面三十万蒙军的压力,最终还是选了中路。
夏贵的方案是,先从沂州东海军已经占领的地盘进入群山之中,然后与滕州那边的李庭芝部配合,南北夹击,取了兖州,把南清河以东的陆路通道彻底打通。如此他便可盘踞泰山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再见机行事,是向西取济州、东平也好,还是向北救济南也好,主动权都在他这里。
由于东海军已经在莱芜一带经营了几个月,所以他对这条路线的可行性还是很有把握的,于是就让长子夏富亲自领兵出征,赚取这个唾手可得的军功。
夏富当时在宿州驻守,由于有了之前在涡阳的惨痛经历,所以他特别注重收集船只,建成了一支强大的运输船队。得命之后,他很快准备好了一支多达万人的大军,号称五万,沿着睢水顺流北上,很轻易地就调动到了邳州这里。
符凯伟也提前得到了通知,带人在此迎接他的到来。一见面,就商业互吹起来。
“符提督说笑了,”虽然只是随便捧捧,但夏富还是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东海军在北清河一战,大破蒙鞑水师,天下震动,小底可是实在敬佩得很。这一路北上,可还要请符兄多多照应啊!”
“鞑子疯了,快,开炮,开炮!”
徐州城南,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正在疯狂地向城墙涌过去。这些人大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显然不是什么正规军,而是蒙军从周边拉来的民兵。
蒙军对徐州的攻城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整,除了一开始几天攻势比较猛烈,其余时候攻击并不怎么频繁。蒙军大部分功夫都用在了到周围收集炮灰上,隔三岔五才驱赶民兵攻城一次。而今天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攻势格外猛烈,蒙军似乎把家底都用上了,无边无际的民兵朝城墙攻了过来,让城墙上的宋军分外紧张。
不过,就如同之前的进攻一样,虽然来势汹汹,但当到了城墙前方的时候……
“轰轰轰……轰轰!”
一连串的火炮在城墙上打响,这次它们发射的不是穿透力强而杀伤力弱的实心弹,而是由大量小石子和铁屑组成的铁砂弹!这种宋军自主研发的霰弹,虽然比不上东海军由铅弹组成的真正霰弹,但是对付下面这些不穿盔甲的乌合之众是完全足够了。被这些细碎物体打中的话可以说必死无疑,即使当场不死,之后也会因为外邪入体而死。
这一个月来,由于东海海军的掩护,徐州城与外界的水路联系并未断绝,甚至还有余力运来新的火炮——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扬州方面的铸炮技术快速进步,最新的平虏将军炮有了一次明显的升级,在保持一千斤重量的前提下,口径从两寸增加到了两寸五分,也就是77mm,比狮吼炮还大了一些。这倒不是他们特意要压东海军一头,而是为了两军的弹药通用性——扬州那边铸造水平不错,但是没有镗孔技术,内径公差太大,必须做大一点才能顺畅使用狮吼炮的弹药。
由于在火炮威力上已经没有代差,只剩下了制造技术的优势,所以东海商社也没必要再对宋军藏着掖着了,开始向他们出售一些早期制造的狮吼炮,其中有相当大的份额就运到了战事紧急的徐州这边。当然,这笔交易的代价也不小。前阵子朝廷拨下了一批铜锭分给前线各军拿去铸炮,李庭芝给了东海军三万五千斤,才换来二十门铁铸的狮吼炮。事后居然双方都觉得不亏……
在数量充足的火炮护卫下,徐州城虽然遭到了数万大军的进攻,但还是有惊无险地守了下来。
其实宋军还挺擅长这个的,他们虽然得到火炮也没多久,但是之前在常年的被动挨打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用器械守城的经验。北宋时成书的《武经总要》中就详细记述了用“炮”(投石机)攻城和守城的技术关键,细节甚至精确到了砲石飞过来的时候该怎么躲、该用什么样的武器还击等等,现在换成了火炮,虽然并不完全一样,但总是能触类旁通的。
边居谊亲自操作着一门从东海军进口过来的旧狮吼炮,向城下倾泻着铁砂弹。
这种炮比他们自铸的炮要轻便得多,设计也更合理些,不过实际上并不怎么受宋军炮手欢迎。因为他们的操作还是常常出错,装填过多火药导致炸膛的事故时有发生,狮吼炮虽然承受火药的极限比平虏将军多些,但它是铁炮,炸膛前没有预兆,说炸就炸了,而扬州铸的铜炮炸膛前会先变形,让炮手有充分的反应时间……这个理由也是没谁了。
总之,狮吼炮只有训练有素的炮组才能使用,也只有他们才能发挥出这种先进火炮的真正威力。
在更疯狂的霰弹打击之下,陷入疯狂状态的民兵们很快被打醒了过来,黑潮在城前百步的位置戛然而止,人群哭爹喊娘向后奔逃回去。
“妈呀……逃啊!”“老天爷,救命啊!”
他们敢冲到这里,无非是因为后面有蒙军屠刀的威胁,但现在前面有了更恐怖的东西,于是恐惧的方向只能掉个头了。
人潮渐渐退去,后面的蒙军督战队也阻拦不住,恐慌的民众冲破一切阻拦,慌不择路地向四周的沼泽大山中奔逃而去。
边居谊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郑重地掏出千里镜,看向城西蒙军大营的方向,发现他们并没有发动第二次进攻的意思,反倒是在收拾东西往后走了。
“已经撤了?这是临死反扑?看来高兄说的果然没错,北边有变啊!”
……
“啧,一群废物。”
城西卧牛山上,西路蒙军的主帅按脱大王看到满山遍野的民兵奔逃回来,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还是忍不住出声痛斥。
前日入夜前,他接到济南过来的金牌急递,是史天泽和合必赤两名大员联合下的调令,让他结束对徐州的攻击,转而北上取道东平,汇合严忠范及济南派来的一部兵力,向东收复泰安州。
按脱这个月来攻徐州一直不顺,最开始拔除城外据点的时候倒还算顺利,但是开始强攻徐州城的时候,墙上的火炮就教他做人了。于是没办法,他只能派人去强征民兵回来,用他们做炮灰消耗城上的火力,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破绽。但最后也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还严重受困于粮草补给,留在徐州显得相当尴尬。
济南来的这纸调令,实际上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但他仍然不太甘心,在昨日暗中准备撤离的同时,也命人把剩下的全部民兵都集中了起来,在今日来了一次破釜沉舟(破的都是别人家的锅和船)式的总攻击。不过不出预料的,仍然没有什么效果。
“乌合之众再多也没什么作用,”他身边的郭侃看着远方的徐州城,做出了总结,“能对付火炮的,就只有更大的火炮!”
听了这话,附近的其他蒙军将领也心有戚戚和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按脱用力地空挥了一下手中的马鞭,然后用它指着徐州城的方向说道:“火炮会有的!当我们也有了火炮的时候,别说这破徐州城,就是整个南朝,都将跪在我们的炮火和马蹄之下!”
众人不管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起来。
按脱止住了他们,说道:“废话就不用说了,现在有那些一钱汉在后面拖住他们,正好也省了我们殿后的功夫,现在开始撤军吧。这里到东平得有四百里吧,还有的走呢!”
说完,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角落里的严忠嗣,说道:“严万户,你是地主,这一路上,还要靠你多带路啊!”
严忠嗣是严忠济之弟、严忠范之兄,任东平路管军万户。实际上,本来严忠济入京,接替东平总管之职的应该是他,可是他之前带兵北上随忽必烈讨伐阿里不哥,事后也驻守在北地,就错过了严忠济入京的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四弟严忠范拿去了这个位子。之前按脱南下的时候,就直接把他带了过来,到现在他都两年没回过东平老家了。
严忠嗣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一抱拳,说道:“自当尽力!”
……
撤军也是门学问,如何安排好撤离的先后顺序,布置垫后的兵力,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将大部分军力带走,最能体现一个将领的指挥水平——说实话,现在的东海军的这种能力就很可疑,毕竟在战役级别上还没败过。
而蒙军对此就特别擅长。他们征战数十年,虽然纵横天下,失败却也不少。但是,他们每次失败都损失不大,还常常能利用失败打胜利者的追兵一个埋伏,转败为胜,这就很了不起了。
这次从徐州的撤离,他们就很有条理,一部分马军先行探路,确定没有抄后路的敌军,然后辎重和砲军开始撤离,紧接着是大部分步军和一部分马军,只留少数步兵和马军垫后,再滚动前进直至全部撤离,很快就离开了徐州地界。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可谓行云流水,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当然,撤得这么顺,也和宋军根本就没追过来有很大关系……
本次撤军,是从徐州外的荒地转移到东平这样的熟地,补给距离逐渐减少,这对于行军来说是很有利的,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四五百里地,有的是他们走呢。
与此同时,在他们东边不远处,同样有一大队人马踏上了北上的漫漫征途。
1262年,6月14日,邳州。
当前的邳州州治所在之地并非后世的邳州市区,而是在更南边的泗水岸边的下邳城,差不多位于后世邳州与睢宁的中点。
邳州是三水交汇之地,泗水从西而来,沂水从北而来,睢水从西南而来,汇合之后又浩浩荡荡向东南流去汇入淮河。下邳城正如同这片水系的十字路口一般,可谓四面通水,重要性可想而知,自古徐邳连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今天,邳州西南的睢水河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支巨大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船队,桅杆上的“宋”和“夏”字旗高高飘扬着,借着南风进入了泗水干流之中,紧接着又向北边沂水方向开了进去。
沂水之中,一支由两艘星火级和四艘闪光级组成的东海舰队见到这支船队,主动迎了上去。他们打过旗号互相查验了一番之后,其中的小雪号向船队中的旗舰——一艘有着四对水轮和高大船楼的大号车船——靠了过去。
车船上,夏贵的长子夏富已经站到了舷边甲板上,看到小雪号上的符凯伟,主动打起了招呼:“哈,竟是符提督亲自来迎,真是折煞小底了!”
符凯伟曾经带队去涡阳城下救过夏富一次,两人又年纪相仿,很快就混熟了,开起玩笑来也是不顾忌。
符凯伟也笑着回应道:“夏公子来的正好,我正煮了粥呢,来,来我船上多喝点,京东路的小米养人呐!”
与困于粮草的蒙军不同,入夏之后,宋朝江淮一带风调雨顺,农田取得了丰收,仓储充盈,给宋军带去了充足的底气。
夏贵在稳固了宿州一带的防御之后,便摩拳擦掌想着大干一番。由于有了三十年前端平入洛失败所带来的教训,所以他并不打算继续向千里赤地的河南方向发起进攻,而是试图开辟一个第二战场,给已经“陷入僵局”的南北战事添一把火。
历史上,夏贵也做过同样的事。他的作战思路非常大胆,派遣了一支部队走海路绕山东半岛北上,攻占了利津,袭扰河北的沧州等地,还试图杀入北清河,去济南救援李璮。说起来,这思路倒是和现在的东海军有些像,但是很可惜,彼时的那支远征军实力不足,在滨州被韩世安所败,最后不得不撤回海州,只能坐视李璮灭亡了。
这个时空的情况就大不同了,东海军已经完成了夏贵未曾做到的历史任务,所以他也不需要再走海路行险长征,而是想着在陆路上趁机攫取战果。当东海军得知夏贵的意向之后,发觉这是个利用他的兵力缓解己方压力的好机会,于是就让商务部的王泊棠带了礼物去游说夏贵,让他进入山东腹地,与东海军协同作战。
名义上夏贵还是东海军的上级,王泊棠也没法强行给他下什么调令,只能根据军委会的计划,向夏贵提了在三个方向出兵的建议,让他自己斟酌。
这三个方向也就是南中北三路。一是南路,走徐州沿南清河北上,攻取济州、东平等地;二是中路,经沂州过沂蒙山,与东海军配合,在泰山之中攻城略地、抵御蒙军反击;三是北路,北上淄州,接管本地防务,防止济南方向的蒙军向东方流窜。
这三个方向,不管他选哪一条,都能为东海军分担不少军事压力。不过夏贵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狐狸,看出走南路要和按脱的大军硬拼一场,走北路也要直面三十万蒙军的压力,最终还是选了中路。
夏贵的方案是,先从沂州东海军已经占领的地盘进入群山之中,然后与滕州那边的李庭芝部配合,南北夹击,取了兖州,把南清河以东的陆路通道彻底打通。如此他便可盘踞泰山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再见机行事,是向西取济州、东平也好,还是向北救济南也好,主动权都在他这里。
由于东海军已经在莱芜一带经营了几个月,所以他对这条路线的可行性还是很有把握的,于是就让长子夏富亲自领兵出征,赚取这个唾手可得的军功。
夏富当时在宿州驻守,由于有了之前在涡阳的惨痛经历,所以他特别注重收集船只,建成了一支强大的运输船队。得命之后,他很快准备好了一支多达万人的大军,号称五万,沿着睢水顺流北上,很轻易地就调动到了邳州这里。
符凯伟也提前得到了通知,带人在此迎接他的到来。一见面,就商业互吹起来。
“符提督说笑了,”虽然只是随便捧捧,但夏富还是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东海军在北清河一战,大破蒙鞑水师,天下震动,小底可是实在敬佩得很。这一路北上,可还要请符兄多多照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