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近日四野之中,有一群神秘方士,广施符水,治病救人,又屡退妖魔,其威德事迹大为流传,在一些地方上影响力日益深远。
还有不少生面孔流窜数郡,为这些方士鼓吹造势,这群人的领袖自称为天符圣师,为天上神仙下凡救世,百姓皆深以为然。
虽官府听闻此事多有贬斥,但念其有善举故未禁行,对其人的崇拜仍在百姓之中暗传,凡信此圣师者,皆取一符别于腰间,引为信物,虽此刻青州局面仍如静水,但其下已然暗流涌动,杀机深藏。
因为星云门近来田道非与各位长老都忙着恢复大阵运转一事,无力他顾,故而请托李均尘暂时为星云门传经长老,为星云门众弟子授业解惑。
田道非还有意让李均尘留下一脉传承,只是李均尘此刻没有这份心思而已,非是他不愿收徒,而是他对弟子要求极高,如今尚未有入眼之辈。
虽然李均尘并未深修星云门的道路,但毕竟也是看过《上元洞微星经》之人,以他阅历,博观此经后对星云门道路认知已经极为清晰,解答一些低辈弟子的疑惑想来是轻而易举的。
这日,天朗气清,阳光普照,李均尘端坐于传经台上,星云门正式弟子皆位于台下,他一眼望去,只见这些弟子站作三拨。一拨以世家人物为核心,一拨以拜山入门中的精英弟子为核心,这两拨弟子见了对面皆神情倨傲,颇有不和。
还有一拨是各脉长老亲传弟子,凌奕涵与李清陵也在此中,此类弟子地位最为超然,独处一方,但那相峙的两拨皆对这些亲传弟子十分客气。
李均尘略微一观,便知场上局势,但这些低辈弟子之间的圈子排斥与竞争想来田道非也是看在眼中的,既然他未曾阻止便自有其道理,这些弟子不出格的争斗对宗门发展也有好处,一为磨炼,二为制衡,他如今只是受托传经,故而并不会在意这些弟子间的龌龊。
李均尘正欲讲经,忽然见得李清陵站在台下一直对他挤眉弄眼,神情滑稽,不由微微皱眉,大袖一挥一道清风当即把这人扔了出去,李均尘言道:“再有嬉闹于堂上者,皆如此人。”
场中人见此皆面色严肃,沉心听讲,不少人知晓这位乃是李长老的俗世亲缘,未曾想真是一分面子也不给,说扔出去就扔出去了。
李均尘也并非不讲情面之人,不然何故传下《天遁剑诀》,只是公是公私是私,公事公论,私交自有他算,这也算是他给李清陵一个敲打,让他不要任何时候都没个正形。
正当李均尘在讲星经大道时,李清陵又灰头土脸地默默回来了,这次倒收敛许多,不敢再胡闹,李均尘深深看了他一眼,无有停顿,继续讲经。
“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属。不欲直,直则天王失计。房为府,曰天驷。其阴,右骖。旁有两星曰衿;北一星曰辖。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天市;中六星曰市楼。市中星众者实;其虚则秏。房南众星曰骑官......”
此言深合星神之道,阐述命理福祸与修法,场中众人皆静心倾听,但并非全然能听懂。
多数人略懂一半,思虑不解处,面有疑惑,还有部分悟性高妙,在李均尘讲经时已运转玄功,相互印证,颇有所获,不由大喜。
“此乃星修妙道,你们可细细体察,若有疑难处,今日回府深思,如仍不解明日再来问我。今日,我不会再讲星经。”
李均尘缓缓道,场中众人不少皆有困惑,正欲发问,却闻此言,不由止声。
这星经总纲包罗万象,可映照万千,从不同角度观读皆可有不同收获,非一言能概之。
故而李均尘让在场众人先思其经,自照本心,而非被常理所缚,待来日有所思考之后,李均尘再为之解惑,明其心性,顺其道心,哪怕同一句经典,也可因人而异给出数种回答。
“何为气道?”
李均尘不再讲授星经法,转而抛出了气道之问,他环视场中,见众人皆若有所思。
其中世家弟子中的一位先声道:“夫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
此人锦衣华服,语势中气十足,自显胸中有沟壑。
李均尘闻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世家弟子见状皆面露喜色,那先声应答之人也颇有自得之意。
而山门弟子之中亦有能人,这人生的平平无奇,一眼看去毫无特色,但谦恭自持,态度温和,有君子仁人之风。
其言道:“气为道根,为神相,为诸天之源流,万物之正本。因化之,故纯之,且博且杂,形而上论。”
李均尘看向此人,见得此人长相虽是平平,但言论深合气道至理,先前那世家弟子所言,虽无差错,但只是从古经典中得来,拾人牙慧而已。
气道虽是采气修行,但修行只是手段,大道才是本根,就修行的手段来讲修气道丹道乃至星神道皆无所谓,但最终成就与印证的大道却是不同,若一昧苦求手段,那便是舍本而逐末了。
虽然低辈弟子眼界浅薄,能有养气之说已是难得,但也有高屋建瓴之人,早涉本根之论,日后便可少走许多弯路。
此人言毕,李均尘仍是微微一笑,也不置可否。
而后凌奕涵也清音宛转道:“气是变化之道,亟变而演万物,是大道的表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汝等所答,吾已尽知。”李均尘闻三人言,对众人心中所想,已有所推测,他伸出手掌,连点三指,三道神光各自落入三人额间。
他分别传了三人《云山练气法》、《太初一气经》、《阴阳元化道》三门经典,这三经各有侧重不同,算是应对了三人所言。
“你们三人各得一经,回府后默写此经传与众人,不可私藏亦不可作假,若有私心,吾必严惩。”李均尘郑重吩咐道,当然,他以神意所传的经典更具神韵,他们也已经占了不小便宜。
得传经书的三人皆点头称是。
“练气一道,本非星云门正传,但此道玄奥,你们也可参辅,妙用无穷。气有内外之辩,虚实之分,阴阳之演,周天之化。修外气者大成,借天地伟力,与世同君;修内气者大成,演心中世界,自成体内天地,亦有大成就。但内天地之法自远古时便已经失传,时称武道,故而如今武人势微,因内气再无演化内天地之法......”
李均尘传下气道的奥妙,但并不喧宾夺主,仍以契合星经修行的道理教授,不同的道路相互借鉴可夯实根基,丰厚底蕴。
气道玄妙非凡,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觉间天光已暗,晚霞铺就,倦鸟啼飞,李均尘停下声音,众人才如梦方醒,仍觉未有尽兴。
“今日且罢,明日再至此间,吾只讲经三日,你们各有何获,但凭机缘。”李均尘大袖一挥,人已远去。
而场中人从失落中回神,当即热烈讨论起来,就自己的理解与他人辩驳,世家与山门之人更是争执不下,各有见地。
远远看着这一幕,李均尘笑歌道:
“难难难,道最玄。
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还有不少生面孔流窜数郡,为这些方士鼓吹造势,这群人的领袖自称为天符圣师,为天上神仙下凡救世,百姓皆深以为然。
虽官府听闻此事多有贬斥,但念其有善举故未禁行,对其人的崇拜仍在百姓之中暗传,凡信此圣师者,皆取一符别于腰间,引为信物,虽此刻青州局面仍如静水,但其下已然暗流涌动,杀机深藏。
因为星云门近来田道非与各位长老都忙着恢复大阵运转一事,无力他顾,故而请托李均尘暂时为星云门传经长老,为星云门众弟子授业解惑。
田道非还有意让李均尘留下一脉传承,只是李均尘此刻没有这份心思而已,非是他不愿收徒,而是他对弟子要求极高,如今尚未有入眼之辈。
虽然李均尘并未深修星云门的道路,但毕竟也是看过《上元洞微星经》之人,以他阅历,博观此经后对星云门道路认知已经极为清晰,解答一些低辈弟子的疑惑想来是轻而易举的。
这日,天朗气清,阳光普照,李均尘端坐于传经台上,星云门正式弟子皆位于台下,他一眼望去,只见这些弟子站作三拨。一拨以世家人物为核心,一拨以拜山入门中的精英弟子为核心,这两拨弟子见了对面皆神情倨傲,颇有不和。
还有一拨是各脉长老亲传弟子,凌奕涵与李清陵也在此中,此类弟子地位最为超然,独处一方,但那相峙的两拨皆对这些亲传弟子十分客气。
李均尘略微一观,便知场上局势,但这些低辈弟子之间的圈子排斥与竞争想来田道非也是看在眼中的,既然他未曾阻止便自有其道理,这些弟子不出格的争斗对宗门发展也有好处,一为磨炼,二为制衡,他如今只是受托传经,故而并不会在意这些弟子间的龌龊。
李均尘正欲讲经,忽然见得李清陵站在台下一直对他挤眉弄眼,神情滑稽,不由微微皱眉,大袖一挥一道清风当即把这人扔了出去,李均尘言道:“再有嬉闹于堂上者,皆如此人。”
场中人见此皆面色严肃,沉心听讲,不少人知晓这位乃是李长老的俗世亲缘,未曾想真是一分面子也不给,说扔出去就扔出去了。
李均尘也并非不讲情面之人,不然何故传下《天遁剑诀》,只是公是公私是私,公事公论,私交自有他算,这也算是他给李清陵一个敲打,让他不要任何时候都没个正形。
正当李均尘在讲星经大道时,李清陵又灰头土脸地默默回来了,这次倒收敛许多,不敢再胡闹,李均尘深深看了他一眼,无有停顿,继续讲经。
“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属。不欲直,直则天王失计。房为府,曰天驷。其阴,右骖。旁有两星曰衿;北一星曰辖。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天市;中六星曰市楼。市中星众者实;其虚则秏。房南众星曰骑官......”
此言深合星神之道,阐述命理福祸与修法,场中众人皆静心倾听,但并非全然能听懂。
多数人略懂一半,思虑不解处,面有疑惑,还有部分悟性高妙,在李均尘讲经时已运转玄功,相互印证,颇有所获,不由大喜。
“此乃星修妙道,你们可细细体察,若有疑难处,今日回府深思,如仍不解明日再来问我。今日,我不会再讲星经。”
李均尘缓缓道,场中众人不少皆有困惑,正欲发问,却闻此言,不由止声。
这星经总纲包罗万象,可映照万千,从不同角度观读皆可有不同收获,非一言能概之。
故而李均尘让在场众人先思其经,自照本心,而非被常理所缚,待来日有所思考之后,李均尘再为之解惑,明其心性,顺其道心,哪怕同一句经典,也可因人而异给出数种回答。
“何为气道?”
李均尘不再讲授星经法,转而抛出了气道之问,他环视场中,见众人皆若有所思。
其中世家弟子中的一位先声道:“夫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
此人锦衣华服,语势中气十足,自显胸中有沟壑。
李均尘闻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世家弟子见状皆面露喜色,那先声应答之人也颇有自得之意。
而山门弟子之中亦有能人,这人生的平平无奇,一眼看去毫无特色,但谦恭自持,态度温和,有君子仁人之风。
其言道:“气为道根,为神相,为诸天之源流,万物之正本。因化之,故纯之,且博且杂,形而上论。”
李均尘看向此人,见得此人长相虽是平平,但言论深合气道至理,先前那世家弟子所言,虽无差错,但只是从古经典中得来,拾人牙慧而已。
气道虽是采气修行,但修行只是手段,大道才是本根,就修行的手段来讲修气道丹道乃至星神道皆无所谓,但最终成就与印证的大道却是不同,若一昧苦求手段,那便是舍本而逐末了。
虽然低辈弟子眼界浅薄,能有养气之说已是难得,但也有高屋建瓴之人,早涉本根之论,日后便可少走许多弯路。
此人言毕,李均尘仍是微微一笑,也不置可否。
而后凌奕涵也清音宛转道:“气是变化之道,亟变而演万物,是大道的表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汝等所答,吾已尽知。”李均尘闻三人言,对众人心中所想,已有所推测,他伸出手掌,连点三指,三道神光各自落入三人额间。
他分别传了三人《云山练气法》、《太初一气经》、《阴阳元化道》三门经典,这三经各有侧重不同,算是应对了三人所言。
“你们三人各得一经,回府后默写此经传与众人,不可私藏亦不可作假,若有私心,吾必严惩。”李均尘郑重吩咐道,当然,他以神意所传的经典更具神韵,他们也已经占了不小便宜。
得传经书的三人皆点头称是。
“练气一道,本非星云门正传,但此道玄奥,你们也可参辅,妙用无穷。气有内外之辩,虚实之分,阴阳之演,周天之化。修外气者大成,借天地伟力,与世同君;修内气者大成,演心中世界,自成体内天地,亦有大成就。但内天地之法自远古时便已经失传,时称武道,故而如今武人势微,因内气再无演化内天地之法......”
李均尘传下气道的奥妙,但并不喧宾夺主,仍以契合星经修行的道理教授,不同的道路相互借鉴可夯实根基,丰厚底蕴。
气道玄妙非凡,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觉间天光已暗,晚霞铺就,倦鸟啼飞,李均尘停下声音,众人才如梦方醒,仍觉未有尽兴。
“今日且罢,明日再至此间,吾只讲经三日,你们各有何获,但凭机缘。”李均尘大袖一挥,人已远去。
而场中人从失落中回神,当即热烈讨论起来,就自己的理解与他人辩驳,世家与山门之人更是争执不下,各有见地。
远远看着这一幕,李均尘笑歌道:
“难难难,道最玄。
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