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寡妇庄与义庄
国师面相,第一眼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迁移宫丰隆。
这是吃官家饭的特征。
注定要飞黄腾达的大富大贵命。
晋安熟读《神峰通考》和《收尸录》,参照此相书,一一应用在国师面相上,发现国师死后面相不符合任何一种横死之相。
晋安打算伸手验尸,被老凌王阻止:“阴阳有隔,活人阳气不宜直接与亡者接触,神武侯戴上手衣稳妥些。”
晋安点头,戴上手衣开始给国师摸骨验尸,只不过有了一层粗糙手衣阻隔,给国师摸骨无法准确。
一个人面相可以偷天换日,但是骨相换不了,那是天生的。
民间志怪故事里虽有画皮鬼削骨磨皮画人,但是削过的骨头一摸就能摸出来。
面对老凌王和国师家室的目光,晋安双手简单摸过国师头颅,然后装模作样的验尸躯干、手脚四肢。
期间他一字不言,然后询问到盗洞位置,检查期间同样是一字不言。
老凌王见晋安打量盗洞,在旁解释说道:“这个盗洞就在外面山顶。”
晋安眉梢一动:“山顶?岂不是下山虎形的虎头天灵盖方位?”
老凌王目光微带诧异看一眼晋安:“想不到神武侯对风水局也有颇深研究,果然是文武双全,文韬武略。”
然后面色一肃:“不错,正是在虎头天灵盖位置。”
天灵盖是藏精纳气之所,是紫府所在地方,盗洞狭长宛如一枚棺材钉深深钉入天灵盖,这个盗墓贼绝不是见财起意,怕是国师生前仇家寻仇找上门来了,想要毁了这个猛虎下山风水局,让国师死得不安宁。
听完晋安分析,老凌王点头赞同。
在国师府家仆带领下,晋安找到了外面的盗洞,盗洞打得干脆利索,又直又狭窄,一看就是刨坟掘尸的老手了,而且身形偏消瘦。
“要知男女老少坟,只有草木才知音。要知何因死的人,草木也能定分明。要知宅主富与贫,坟地山水自分明…坟山前孔服毒死,地生卷皮服毒人…上尖下尖中间大,定是黄肿乱死人……”
晋安一边默念《入坟断口诀》,一边查看四周整体风水局势,不过国师才刚下葬不久,许多风水变化还没开始。
草木养人,人养草木,这需要一个过程。
当晋安下山,重新走回陵园内时,国师府家室焦急问晋安是否有什么发现,见晋安摇头,这些人面露失落表情。
晋安:“墓室里陪葬品一件都没丢失,说明对方不是为财。从风水局被毁来看,这人的目的,更像是直奔国师遗体而来,这次要不是老夫人处事果决,发现得及时,或许国师遗体已经被盗走。对方一次不成,必定会来盗走第二次,依我看,我们不妨来个守株待兔。”
“这边陵园守卫不足,而且谁也不知道盗墓贼什么时候会卷土重来,留在墓室里不安全,不如把国师遗体运到我刑察司总部,我命人布下天罗地网,只要这个盗墓贼敢冒头一次,定能擒下对方。”….
晋安语气平静,脸上没有喜怒表情,他本来就没抱希望国师府的人会允许他运走遗体,之所以明知故说,是想试探下在场每个人的神态变化。
果不其然,晋安话音刚落,就遭到国师府人义愤填膺拒绝,虽然因为武道人仙身份,国师府的人没有当面说太难听的话,但是不信任的表情已经写在脸上。
晋安脸上依旧没有喜怒表情:“既然不同意把国师遗体运到刑察司,那我带几位弟兄留下守株待兔几天看看,顺便继续在附近线索。”
国师府的人对晋安态度明显冷淡了些,改而把希望都寄托在天师府与老凌王身上,挽留老凌王在陵园多留几天。
晋安把这些人的神情变化全都尽收眼底。
国师死时不让他们刑察司插手调查,国师墓穴被盗挖时不去找大理寺和御史台反倒终于想起来要找他们刑察司。
什么好处都让大理寺、御史台占去,事后擦屁股的事只轮到刑察司,真当他刑察司是好揉捏的?晋安很清楚,他表现得越是淡定,越是不心急,反而有人越比他更心急。
冬天天色暗得早,天刚暗沉,剔骨寒风就又开始吹起,再加上雪水融化的阴冷感,让国师府那些细皮嫩肉,锦衣玉食惯了的人立刻受不住。
大山里那种冷到骨头里的阴冷湿冷,再多炭火也无济于事。
天黑前,李胖子从采石场回来,平安与晋安汇合。
晋安:“调查得怎么样?”
李胖子跑到火盆前烘烤冻僵的双手,说道:“别提了,找了半天,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比人还高的杂草,那个地方彻底荒废了。”
晋安点头,李胖子的回答在他预料中。
这时李胖子转头四顾:“去寡妇庄的那队人还没回来吗?”
当听到寡妇庄时,在场几名守陵人齐齐面色大变,老管家紧张出声:“你们去了义庄?”
“这附近还有个义庄?”严氏问向老管家。
看起来国师府的人,并非是所有人都清楚这四周情况。
“回大夫人,刚才这位大人口中的寡妇庄就是义庄,这个义庄过去有过很多名字,义庄之前是叫寡妇庄,在寡妇庄之前的更早名字叫采石庄……”老管家详细诉说起采石场的怪事,在场一些普通人,听得心头阵阵发麻。
“自从采石场被封停掉后,没了生计来源的寡妇庄寡妇们,陆陆续续走了大半。剩下没走的,也是精神不正常,私自把采石庄改成义庄,给自家男人立衣冠冢,大白天路过都感觉阴气森森的。时间一久,我们发现进出义庄的路长满野草,那些寡妇常年待在山上义庄,从不下山与外人接触,不知道她们是如何解决生计、衣食吃穿的,只能通过偶尔夜色晴朗,从义庄亮微弱火光,判断那些寡妇还活着。”
说到这里,老管家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否在感慨厄难专挑苦命人。
一座墓地,从堪舆,到选址,到动土开工,再到修建完毕,通常是提前数年甚至十几年就开始准备,如果是规模庞大的陵墓如帝陵则是刚登基就已经着手准备这些,所以这里的守陵人能记住义庄这么多年细节是有可能的。
pt.
...
国师面相,第一眼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迁移宫丰隆。
这是吃官家饭的特征。
注定要飞黄腾达的大富大贵命。
晋安熟读《神峰通考》和《收尸录》,参照此相书,一一应用在国师面相上,发现国师死后面相不符合任何一种横死之相。
晋安打算伸手验尸,被老凌王阻止:“阴阳有隔,活人阳气不宜直接与亡者接触,神武侯戴上手衣稳妥些。”
晋安点头,戴上手衣开始给国师摸骨验尸,只不过有了一层粗糙手衣阻隔,给国师摸骨无法准确。
一个人面相可以偷天换日,但是骨相换不了,那是天生的。
民间志怪故事里虽有画皮鬼削骨磨皮画人,但是削过的骨头一摸就能摸出来。
面对老凌王和国师家室的目光,晋安双手简单摸过国师头颅,然后装模作样的验尸躯干、手脚四肢。
期间他一字不言,然后询问到盗洞位置,检查期间同样是一字不言。
老凌王见晋安打量盗洞,在旁解释说道:“这个盗洞就在外面山顶。”
晋安眉梢一动:“山顶?岂不是下山虎形的虎头天灵盖方位?”
老凌王目光微带诧异看一眼晋安:“想不到神武侯对风水局也有颇深研究,果然是文武双全,文韬武略。”
然后面色一肃:“不错,正是在虎头天灵盖位置。”
天灵盖是藏精纳气之所,是紫府所在地方,盗洞狭长宛如一枚棺材钉深深钉入天灵盖,这个盗墓贼绝不是见财起意,怕是国师生前仇家寻仇找上门来了,想要毁了这个猛虎下山风水局,让国师死得不安宁。
听完晋安分析,老凌王点头赞同。
在国师府家仆带领下,晋安找到了外面的盗洞,盗洞打得干脆利索,又直又狭窄,一看就是刨坟掘尸的老手了,而且身形偏消瘦。
“要知男女老少坟,只有草木才知音。要知何因死的人,草木也能定分明。要知宅主富与贫,坟地山水自分明…坟山前孔服毒死,地生卷皮服毒人…上尖下尖中间大,定是黄肿乱死人……”
晋安一边默念《入坟断口诀》,一边查看四周整体风水局势,不过国师才刚下葬不久,许多风水变化还没开始。
草木养人,人养草木,这需要一个过程。
当晋安下山,重新走回陵园内时,国师府家室焦急问晋安是否有什么发现,见晋安摇头,这些人面露失落表情。
晋安:“墓室里陪葬品一件都没丢失,说明对方不是为财。从风水局被毁来看,这人的目的,更像是直奔国师遗体而来,这次要不是老夫人处事果决,发现得及时,或许国师遗体已经被盗走。对方一次不成,必定会来盗走第二次,依我看,我们不妨来个守株待兔。”
“这边陵园守卫不足,而且谁也不知道盗墓贼什么时候会卷土重来,留在墓室里不安全,不如把国师遗体运到我刑察司总部,我命人布下天罗地网,只要这个盗墓贼敢冒头一次,定能擒下对方。”….
晋安语气平静,脸上没有喜怒表情,他本来就没抱希望国师府的人会允许他运走遗体,之所以明知故说,是想试探下在场每个人的神态变化。
果不其然,晋安话音刚落,就遭到国师府人义愤填膺拒绝,虽然因为武道人仙身份,国师府的人没有当面说太难听的话,但是不信任的表情已经写在脸上。
晋安脸上依旧没有喜怒表情:“既然不同意把国师遗体运到刑察司,那我带几位弟兄留下守株待兔几天看看,顺便继续在附近线索。”
国师府的人对晋安态度明显冷淡了些,改而把希望都寄托在天师府与老凌王身上,挽留老凌王在陵园多留几天。
晋安把这些人的神情变化全都尽收眼底。
国师死时不让他们刑察司插手调查,国师墓穴被盗挖时不去找大理寺和御史台反倒终于想起来要找他们刑察司。
什么好处都让大理寺、御史台占去,事后擦屁股的事只轮到刑察司,真当他刑察司是好揉捏的?晋安很清楚,他表现得越是淡定,越是不心急,反而有人越比他更心急。
冬天天色暗得早,天刚暗沉,剔骨寒风就又开始吹起,再加上雪水融化的阴冷感,让国师府那些细皮嫩肉,锦衣玉食惯了的人立刻受不住。
大山里那种冷到骨头里的阴冷湿冷,再多炭火也无济于事。
天黑前,李胖子从采石场回来,平安与晋安汇合。
晋安:“调查得怎么样?”
李胖子跑到火盆前烘烤冻僵的双手,说道:“别提了,找了半天,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比人还高的杂草,那个地方彻底荒废了。”
晋安点头,李胖子的回答在他预料中。
这时李胖子转头四顾:“去寡妇庄的那队人还没回来吗?”
当听到寡妇庄时,在场几名守陵人齐齐面色大变,老管家紧张出声:“你们去了义庄?”
“这附近还有个义庄?”严氏问向老管家。
看起来国师府的人,并非是所有人都清楚这四周情况。
“回大夫人,刚才这位大人口中的寡妇庄就是义庄,这个义庄过去有过很多名字,义庄之前是叫寡妇庄,在寡妇庄之前的更早名字叫采石庄……”老管家详细诉说起采石场的怪事,在场一些普通人,听得心头阵阵发麻。
“自从采石场被封停掉后,没了生计来源的寡妇庄寡妇们,陆陆续续走了大半。剩下没走的,也是精神不正常,私自把采石庄改成义庄,给自家男人立衣冠冢,大白天路过都感觉阴气森森的。时间一久,我们发现进出义庄的路长满野草,那些寡妇常年待在山上义庄,从不下山与外人接触,不知道她们是如何解决生计、衣食吃穿的,只能通过偶尔夜色晴朗,从义庄亮微弱火光,判断那些寡妇还活着。”
说到这里,老管家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否在感慨厄难专挑苦命人。
一座墓地,从堪舆,到选址,到动土开工,再到修建完毕,通常是提前数年甚至十几年就开始准备,如果是规模庞大的陵墓如帝陵则是刚登基就已经着手准备这些,所以这里的守陵人能记住义庄这么多年细节是有可能的。
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