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两道横阵是为了交替作战,来防止其中一道横阵中的士兵体力消耗过大,从而被敌人歼灭。
但在这种溃退的形势下,汉军前锋的第二道阵列则成为稳住阵脚的关键!
本来就在对射中自行溃退的汉军前锋第一序列的火枪兵,同样也带动了后排长枪兵的撤退。
结果黑寡妇部队一个猛冲,撤退立刻演变为溃退!
当第一道序列阵形散乱,被黑寡妇部队拿着长柄战斧掩杀经过两道序列之间的空地时,第二道序列立马架起一杆杆火绳枪,对准了正前方。
而溃败的友军士兵则从第二道序列己方方阵士兵之间的空隙中钻进去。
后面自然会有军官去收拢他们。
当掩杀溃兵的黑寡妇部队出现在第二道序列的有效射程之内时,一排排火枪顿时打响!
误伤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代哪有不误伤的战斗?
不过火绳枪是在进入有效射程内才开火,也就是火绳枪兵可以进行瞄准,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误伤的概率。
几轮射击过后,第二道序列的汉军火枪兵顿时后撤,随后就是一排排严密的长枪兵向前压去!
这时候,黑寡妇部队的冲锋立刻撞上了严密的长枪方阵!
长柄战斧是很强,但面对如墙而进的长枪方阵也无能为力……
黑寡妇部队虽然悍勇,但不代表脑子有病,当然不会举着长柄战斧往枪林上撞。
就这样,前锋营的溃败形势被第二道序列生生挡住了!
这就是大军作战的优势,可以在战场上列出几道厚实的军阵,又不用担心前排兵力单薄。
哪怕前面的作战序列崩溃,也可以让后面的作战序列即时止损。
在层次分明的长枪压进下,黑寡妇部队不得不退后重新整顿队伍。
而看到黑寡妇部队重新整顿队伍的汉军第二道序列,也及时停下脚步,这时候再用长枪方阵冲刺,面对的就是黑寡妇部队第二道序列的排枪了!
就这样,第一波战斗结束,双方都后退重整队伍,准备再战。
地面上的伤员则由打着白旗的少数‘军医’带回。
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就连汉军的火炮都暂停射击,开始冷却炮管。
毕竟黑寡妇部队已经退回去重新整顿,继续炮击的效果已经很小了。
更何况,炮管冷却也可以让接下来的炮击保持高效的密度。
当时汉军前锋的第二道序列只要有一丝迟疑乃至混乱,就会被掩杀过来的黑寡妇部队接连突破,那样的话,整个汉军前锋都得沦为黑寡妇部队的肥肉。
汉军前锋不愧是肖云阳亲率的这支汉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哪怕在前面部队溃败的形势下,也纹丝不乱。
同时,第一波攻势也让女子军团的统帅意识到面前汉军的难缠。
原本女子军团的统帅以为她们真正的敌人是那位大汉皇帝的召唤军团,没想到连普通的汉军野战部队,也有这么强大。
单从军事素养来评价,对面的汉军前锋已经不亚于女子军团,唯一不足的就是血勇之气略有不足。
然而,数万人大战,单凭血勇之气只能取得一时优势,很快就会被敌军严整的作战机器抹平。
人终归是血肉之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血勇之气。
如果黑寡妇部队真的悍不畏死,她们当时就会拼命撞上密集的长枪方阵,用远高于敌人的伤亡从长枪方阵中砸出一个缺口,为取得整体胜利作出牺牲。
当然,这种牺牲很大,有可能把所有冲锋在第一线的黑寡妇部队都打光,所以当时的前线军官才会下令后撤重整。
女子军团再强,毕竟只是封建时代的队伍,还没有为了国家大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那种整支队伍打光的场面,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即便如此,女子军团也是封建时代当之无愧的精锐了。
收拢完伤员后,双方不约而同的再次进入鏖战。
同样是汉军一方先用冷却后的炮灰轰击敌阵,然后女子军团发起攻击。
只是第一轮猛攻失利后,见识到汉军前锋战力的女子军团没有一上来就派出黑寡妇部队。
第一次进攻派出黑寡妇部队只是因为女子军团看不上汉军,想要一局定胜负。
但经过第一次进攻的失利后,女子军团上下已经开始正视汉军,作为女子军团中最能打的黑寡妇部队自然不能当消耗品不断发起进攻……
所以,第二轮进攻的只是普通的女子军团。
然而,普通女子军团比起黑寡妇部队缺少的只是单兵作战能力和战斗经验而已。
队列和射击方面并不差。
普通女子军团的女兵方阵战术和黑寡妇一样,列队走到地军阵前,然后开始徐进式射击!
只是普通女子军团没有黑寡妇部队那么勇猛,一直能前进道敌人二十步之外排队枪毙。
进入到五十步距离时,这些普通女子军团的队伍就停下了脚步,然后才去迥异于汉军的交替射击法。
就是第一排打完排枪后,从两边快步列队离开,走到最后一排装填,第二排继续射击。
一排排向前射击然后走到最后面装填,总共八排,轮完之后原本的第一排也差不多装完弹药可以射击了。
这种射击法的射速自然不如汉军一个射手配两个装填手的战术,但胜在每一次射击都是齐射,能打出山崩的感觉!
因此,汉军前锋火枪手承受的压力甚至还要高于对面的女子军团!
压力大就容易出错,正常情况下,汉军的射击法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打出更多的子弹,对敌人的杀伤效果自然更好。
然而,实际战场上,由于汉军前锋的出错率较高,杀敌数量与对面相比竟然差不多。
毕竟女子军团前排不断有人倒下,同样要承担心理压力,战场和训练场终归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波进攻双方都没有发起冲锋,而是用火绳枪打出一片片铅弹,士兵的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十分廉价!
但在这种溃退的形势下,汉军前锋的第二道阵列则成为稳住阵脚的关键!
本来就在对射中自行溃退的汉军前锋第一序列的火枪兵,同样也带动了后排长枪兵的撤退。
结果黑寡妇部队一个猛冲,撤退立刻演变为溃退!
当第一道序列阵形散乱,被黑寡妇部队拿着长柄战斧掩杀经过两道序列之间的空地时,第二道序列立马架起一杆杆火绳枪,对准了正前方。
而溃败的友军士兵则从第二道序列己方方阵士兵之间的空隙中钻进去。
后面自然会有军官去收拢他们。
当掩杀溃兵的黑寡妇部队出现在第二道序列的有效射程之内时,一排排火枪顿时打响!
误伤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代哪有不误伤的战斗?
不过火绳枪是在进入有效射程内才开火,也就是火绳枪兵可以进行瞄准,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误伤的概率。
几轮射击过后,第二道序列的汉军火枪兵顿时后撤,随后就是一排排严密的长枪兵向前压去!
这时候,黑寡妇部队的冲锋立刻撞上了严密的长枪方阵!
长柄战斧是很强,但面对如墙而进的长枪方阵也无能为力……
黑寡妇部队虽然悍勇,但不代表脑子有病,当然不会举着长柄战斧往枪林上撞。
就这样,前锋营的溃败形势被第二道序列生生挡住了!
这就是大军作战的优势,可以在战场上列出几道厚实的军阵,又不用担心前排兵力单薄。
哪怕前面的作战序列崩溃,也可以让后面的作战序列即时止损。
在层次分明的长枪压进下,黑寡妇部队不得不退后重新整顿队伍。
而看到黑寡妇部队重新整顿队伍的汉军第二道序列,也及时停下脚步,这时候再用长枪方阵冲刺,面对的就是黑寡妇部队第二道序列的排枪了!
就这样,第一波战斗结束,双方都后退重整队伍,准备再战。
地面上的伤员则由打着白旗的少数‘军医’带回。
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就连汉军的火炮都暂停射击,开始冷却炮管。
毕竟黑寡妇部队已经退回去重新整顿,继续炮击的效果已经很小了。
更何况,炮管冷却也可以让接下来的炮击保持高效的密度。
当时汉军前锋的第二道序列只要有一丝迟疑乃至混乱,就会被掩杀过来的黑寡妇部队接连突破,那样的话,整个汉军前锋都得沦为黑寡妇部队的肥肉。
汉军前锋不愧是肖云阳亲率的这支汉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哪怕在前面部队溃败的形势下,也纹丝不乱。
同时,第一波攻势也让女子军团的统帅意识到面前汉军的难缠。
原本女子军团的统帅以为她们真正的敌人是那位大汉皇帝的召唤军团,没想到连普通的汉军野战部队,也有这么强大。
单从军事素养来评价,对面的汉军前锋已经不亚于女子军团,唯一不足的就是血勇之气略有不足。
然而,数万人大战,单凭血勇之气只能取得一时优势,很快就会被敌军严整的作战机器抹平。
人终归是血肉之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血勇之气。
如果黑寡妇部队真的悍不畏死,她们当时就会拼命撞上密集的长枪方阵,用远高于敌人的伤亡从长枪方阵中砸出一个缺口,为取得整体胜利作出牺牲。
当然,这种牺牲很大,有可能把所有冲锋在第一线的黑寡妇部队都打光,所以当时的前线军官才会下令后撤重整。
女子军团再强,毕竟只是封建时代的队伍,还没有为了国家大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那种整支队伍打光的场面,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即便如此,女子军团也是封建时代当之无愧的精锐了。
收拢完伤员后,双方不约而同的再次进入鏖战。
同样是汉军一方先用冷却后的炮灰轰击敌阵,然后女子军团发起攻击。
只是第一轮猛攻失利后,见识到汉军前锋战力的女子军团没有一上来就派出黑寡妇部队。
第一次进攻派出黑寡妇部队只是因为女子军团看不上汉军,想要一局定胜负。
但经过第一次进攻的失利后,女子军团上下已经开始正视汉军,作为女子军团中最能打的黑寡妇部队自然不能当消耗品不断发起进攻……
所以,第二轮进攻的只是普通的女子军团。
然而,普通女子军团比起黑寡妇部队缺少的只是单兵作战能力和战斗经验而已。
队列和射击方面并不差。
普通女子军团的女兵方阵战术和黑寡妇一样,列队走到地军阵前,然后开始徐进式射击!
只是普通女子军团没有黑寡妇部队那么勇猛,一直能前进道敌人二十步之外排队枪毙。
进入到五十步距离时,这些普通女子军团的队伍就停下了脚步,然后才去迥异于汉军的交替射击法。
就是第一排打完排枪后,从两边快步列队离开,走到最后一排装填,第二排继续射击。
一排排向前射击然后走到最后面装填,总共八排,轮完之后原本的第一排也差不多装完弹药可以射击了。
这种射击法的射速自然不如汉军一个射手配两个装填手的战术,但胜在每一次射击都是齐射,能打出山崩的感觉!
因此,汉军前锋火枪手承受的压力甚至还要高于对面的女子军团!
压力大就容易出错,正常情况下,汉军的射击法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打出更多的子弹,对敌人的杀伤效果自然更好。
然而,实际战场上,由于汉军前锋的出错率较高,杀敌数量与对面相比竟然差不多。
毕竟女子军团前排不断有人倒下,同样要承担心理压力,战场和训练场终归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波进攻双方都没有发起冲锋,而是用火绳枪打出一片片铅弹,士兵的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十分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