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知县姓苟,叫苟云鹏,是个很大气的名字,云上九天,鹏程万里。
    只是在看这个人,顿时就拉胯了,长得丑就不说了,还是个驼背,身形枯干,连肉都不舍得长,怎么看都有点“贾队长”的意思。
    “咱大明的官员,好歹要相貌堂堂,你是怎么通过科举的?”
    苟云鹏连忙呲着大黄牙,赔笑道:“大人,小的没有通过科举,小的是捐的官!”
    “捐官?”
    王岳眉头紧皱,“苟知县,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知,知道啊!”苟云鹏忙道:“小的的确是捐的官。”
    “胡说!”王岳冷哼道:“我朝虽然可以捐监生,但实缺从来没有买卖过。盐城是两淮重镇,肩上的担子极重,你能出任知县,莫非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不成?”
    “没有!”
    苟云鹏乖乖道:“大人,小的跟你这么说吧,我除了有两个糟钱之外,别的本事是啥也没有。”
    王岳努力绷着,险些笑出声来。
    “苟知县,这么说,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这也算是本事。”
    “哎呦,承蒙大人夸奖,大人是不是准备提拔小的,让小的再官升一级啊!”这货眼睛冒光,双手还情不自禁颤抖,真有一点得了美食的仓鼠模样,王岳冷哼。
    “你还想升官?苟云鹏,我问你,你是怎么当知县的?难道你糊弄公事吗?”
    苟云鹏见王岳瞪眼,吓得又跪下了。
    “大人啊,小的也想好好做事啊!可根本用不着小的啊!小的就是聋子的耳朵,屁用没有啊!”
    王岳冷哼道:“你好歹也是吵醒命官,盐城的事情,都是谁说了算?”
    “这个……自然是六大家盐商了,我都听他们的。上面要征税,他们帮着我应付,下面要买盐,也是他们负责……总而言之吧,他们每年给我三万两,只要能坐满三年,我就能赚四万两……”
    “是九万两,你连账都不会算了?”
    “哪能啊!小的不是说了,为了买这个官,我还花了足足五万两哩!”苟云鹏探了探身,“我说大人啊,你有没有那种,要钱不多,但能卖到大官的路子,说实话啊,这个一点权都没有的知县,我真是当腻了,要是能给我知府,布政使,最好是阁老,那才叫威风哩!”
    王岳见过的奇葩也不少了,可奇葩到了这个程度的,他还是第一次。不得不说,他真的被打败了。
    “苟云鹏啊,你要是找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我就帮你的忙。”
    苟云鹏翻了翻眼皮,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了好半天,这才道:“大人啊,他们相面的跟我说,我这个人长得太好了,是个大大的富贵命,这辈子就跟富贵有缘,您就看着安排吧,多大官都行,多少钱我都能想办法,大不了等我先当官了,然后加利息还给您!”
    ……
    “小富贵,情形怎么样了,你问出来多少东西?”朱厚熜随口问道。
    王岳无奈叹气,“陛下,你要是想开心一下,去问问那个苟云鹏也好,毕竟这样的奇葩,不说千年一遇,至少一百年找不出第二个了。”
    “这么有趣?”
    朱厚熜真的有过去瞧瞧的打算……只不过又按捺下来,几十万盐工闹起来,把知县都给赶跑了,稍微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尤其是食盐又是民生必需品,虽说北境也产池盐,而且数量还很大,但是两淮的盐依旧不能马虎。
    漕运只能影响沿线百万漕工,可是食盐却能影响几千万生民!
    “到底谁能说清楚盐城的局面?王岳,你有信得过的情报吗?”
    王岳无奈道:“有,还真有!只是臣有点怕他蹬鼻子上脸。”
    朱厚熜眼皮挑了挑,貌似也猜到了是谁。
    “启奏陛下,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六大都转运司,其中积弊之多,已经难以尽数……恕小臣直言,这里面的事情,纵然是盐道衙门,也说不清了,一个县令,又哪来的本事说清楚。他当个糊涂县官,也在情理之中了。“
    杨博脊背笔直,向朱厚熜朗声陈奏,不疾不徐,不卑不亢,声音也好听,朱厚熜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大明盐法的问题,还真不是三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而且即便是头头是道的论文,里面也多有谬误,距离实际情况相差很远。
    这其中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明有多少人,需要多少盐,能产出多少,是有缺口,还是供过于求……这些最基本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
    当然了,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人口都是估算的,又上哪说得清楚其他事情……
    在国初的时候,执行的是开中法,也就是说,商人运送粮食到九边,九边得到粮食,给商人开盐引,商人拿着盐引,去盐场换盐,得到食盐之后,在运送到指定的区域去出售。
    这就是被很多人夸奖的开中法,觉得是最好的良法,毕竟一下子解决了九边军粮,百姓吃盐两大难题。
    还不费朝廷一文钱,绝对符合朱元璋经济学。
    只是伴随着开中法执行,人们就发现了问题……首先,九边需要的军粮数量是不一样的,遇到了战事,粮食就多,太平无事,粮食就少。
    而相比之下,食盐的生产倒是很稳定,老百姓消耗食盐的数量,那就更稳定了。
    该怎么办?
    最初的时候,朝廷鼓励多生产食盐,二百斤为一引,多生产出来的盐,就送给衙门,能够换取一石粮食。
    这是鼓励灶户……可很快问题就来了,朝廷吃不下这么多食盐,既没有地方储存,也没有这么多粮食支付。
    那怎么办?
    就只能让商人代为采购。
    这就出现了盐法当中的第一个大弊,余盐!
    灶户生产多少食盐,商人购买多少食盐,是余盐,还是私盐……根本说不清楚,也没法管理。
    而且朝廷正课价钱是很低的,还会受到官吏盘剥压榨,甚至会赔钱……这时候你要是灶户,生产出几百斤盐,你会老老实实交正课,还是当成余盐卖了?
    这道选择题貌似不是很难吧?这样一来,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这就是正课不足,朝廷收不上来足够的食盐。
    朝廷征收的食盐不足,又会产生第三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在九边得到盐引的商人,兴匆匆到了盐场,等着领食盐回去卖钱……结果却发现根本拿不到食盐。
    有夸张的情况,从爷爷等到孙子,都没有等到。
    既然这样,又出现了第四个问题。
    盐引没法兑换,那该怎么办?干脆就抛弃盐引,直接向户部纳银,换取贩卖食盐的资格……事情弄到了户部,这就很麻烦了。
    普通人根本掺和不进去,而有资格纳银的,必定手眼通天,实力雄厚。
    这样的人又根本不担心拿不到食盐,人家有的是办法!
    或者干脆挑明了,人家手里就捏着盐场,能生产私盐。
    “陛下,容小臣说句不客气的话,咱大明的盐法,早就烂透了……不管是怎么修补,都没有用。朝廷掌握的盐课,灶户,盐引,这一套东西,跟实际的产盐,卖盐,吃盐,根本是两回事!再说的不客气点,哪怕朝廷废了盐税,让老百姓自己生产,商人自己贩卖,除了每年少二百万两银子,什么影响都没有,指不定盐价还能下来呢!”
    听完了杨博的这一番高论,朱厚熜翻了翻白眼,无奈道:“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根本是朕给盐法添乱,对吧?”
    “只要朝廷不管了,就什么都好了,对吧?”
    杨博当然有这个心思,但是他已经感觉到了一双眸子的杀机!
    师父在这呢!
    想忽悠朱厚熜,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启奏陛下,臣的意思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不如干脆就把盐法给彻底改革了。”
    “怎么改?”
    “自然是朝廷出手,成立盐业公司,以灶户为工人,朝廷负责产盐,商贾负责运输买卖,然后将盐利尽数上缴国库,如此自然天下太平。”
    杨博说完之后,下意识看了眼师父,心说您猜错了吧?
    弟子对食盐这一块没兴趣,我是真的为朝廷着想……王岳嘴角上翘,他太了解杨博这家伙了,他是自己的好学生不假,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把自己那一套学了个七七八八。
    不用问,一定是几大盐商家族没有商量妥当,有人不愿意松口,杨博这一群人干脆就掀桌子!
    朱厚熜眉头皱了皱,突然道:“你说的不错,可光是把灶户改为工人还不成……传朕的旨意,让灶户推选代表,朕亲自跟他们谈!朕这个皇帝,岂会害怕百姓!”

章节目录

我是王富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