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卫民没跟张士慧说大话。
    如今的他,确实有能力打破相关行业限制,安排张士慧去学车。
    甚至是办成其他一些在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办成的事儿。
    因为有车和没车的差距绝不只是出行上的便利,同时改变的还有社会地位。
    别的不说,开上皮卡之后,宁卫民渐渐就发现了。
    许多过去难进的地方,变得好进了。
    像过去出入友谊商店的时候,他如果没穿西装,或是打扮的随意点。
    门口的保卫干事或许就会过问一下。
    但现在绝对不会了。
    他只要把车停在商场门口,保卫干事就会以极为尊崇的目光,目送他的背影走进友谊商店的大门。
    还有京城那些服装厂。
    过去宁卫民凭着皮尔·卡顿这块金字招牌是可以平趟。
    可他如果第一次去陌生的厂子,总得需要有公司跑外联的人陪同、引荐。
    哪怕去熟悉的厂子,也得事先打个招呼。
    否则就免不了要拿出介绍信,跟传达室大爷费些唇舌。
    然而有了这辆皮卡就不一样了。
    哪怕从没去过的厂子,他把车开到人家厂门前。
    兹要一按喇叭,传达室值班的二话不说就会给他拉开大门,就跟他是来巡察的领导似的。
    甚至那些在老百姓眼里高高在上的衙门口和高等学府也是一样。
    无论工商、税务、美协、美院、美术馆、区政府、纺织局、轻工局、文化局……
    他统统都可以凭着这辆汽车长驱直入。
    这辆皮卡就是他的介绍信,就是他身份的证明。
    更加微妙的变化,还体现在交际场上,别人相待的态度上。
    别看宁卫民倍受宋华桂看重,手中权力不小。
    他天天在外也是西服革履,人五人六的。
    但就因为太年轻了,一直以来,体现他职务的官称使用率并不高。
    往往只有总公司那些基层职员,和宁卫民麾下的那些姑娘们才会以“宁经理”称呼他。
    至于其他人,基本上耻于如此。
    哪怕是有求于他的那些美术界名家和教授。
    哪怕那些为他制作工艺品的锦匣厂,靠他捞外快的那些人。
    哪怕天坛公园园方派到斋宫协助管理的工作人员。
    甚至是重文门旅馆的前台服务员,莫不是如此。
    比较客气的人叫他“小宁同志”。
    比较熟悉的人叫他“小宁”、“卫民”。
    比较亲近的人叫“民子”、“哥们”。
    比较生疏的人干脆就叫“年轻人”,或者索性直呼其名了。
    但自从宁卫民有了汽车就不一样了。
    “宁经理”这三个字的适用范围,开始迅速扩充。
    尤其是在公司新印制出的名片助攻下,别人更是情不自禁为宁卫民这种时髦的“派头”震惊不已。
    如果是生人,态度立马端正,会变得既客气又恭敬,绝不会再有丝毫怠慢。
    甚至心里把宁卫民揣测成背后有家世的高干子弟的人,也不在少数。
    如果是熟人,更会因此大大吃上一惊。
    随后就免不了心头浮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名言。
    不知不觉就改了原本轻慢的称呼,连说话的语气都会柔顺起来。
    说实话,最吃这套的,其实就是霍欣介绍给宁卫民的那些朋友们。
    因为越是了解体制的分配情况,他们就越是懂得一辆汽车的实际份量。
    别看江浩、吴深、李仲他们几个似乎无所不能。
    可就连他们之中最前途无量的江浩,真的提到了副处长。
    那距离拥有一辆专车的待遇,还差上一大步呢。
    这一步没有个三五年,断然实现不了。
    他们想用车,不是没辙,可那只能沾上一辈人的光了。
    同样也免不了要跟司机套交情,打好关系。
    哪有宁卫民自己开车这么随心所欲的方便啊?
    所以他们又怎么能不对小自己好几岁的宁卫民另眼相看呢?
    必然会重新考量宁卫民的实际能量了。
    再加上宁卫民出手也大方。
    在他们牵线下成功兑换钞票之后,不但真的送了他们每人一套西装,而且还请他们在建国饭店暴搓了一顿。
    那可是涨价之后的西装啊,五百块一套。
    说送宁卫民就真的送了。
    而且吃是还真正的法餐,头盘、主菜、餐后甜点、葡萄酒和咖啡俱全。
    一顿饭仨人吃了小三百外汇券。
    于是在感受过建国饭店奢华的就餐环境之后,穿上贴身柔顺的西装之后,在跟着宁卫民邯郸学步中,懂得了从外至里使用四套餐具之后。
    这帮人就再无法在保持出身高贵的趾高气扬了,都被面对资本主义的物质享受打掉了傲气。
    不能不发自内心的承认宁卫民确实是值得他们与之交往的朋友了。
    这时还会有谁在意宁卫民是胡同里的出身,是个初中学历啊?
    都认为他“出淤泥不染”,确实拥有足够的本钱,能和他们平起平坐。
    于是反过头来,宁卫民又能继续利用他们,来帮自己一些小忙。
    从他们身上捞足了好处。
    比如说,通过他们在银行的关系,宁卫民又蹚出了一条能搞到流通纪念币的渠道。
    轻而易举地购买了到了二十套1982年刚刚发行,主要对海外销售的第一套熊猫金币。
    以及三十套1981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金银币,辛酉(鸡)年生肖金银纪念币。
    这可都是金银币里的龙头品种,珍稀币种。
    虽然最终涨幅不像邮票那么划算,顶多只有几百倍吧。
    可胜在年年稳步上升,而且能满足曾经是邮商的宁卫民一种成就感。
    多少算是成全了他,完成了过去很难实现的一个收藏成就。
    再比如说,有汽车还得解决加油问题,当时可不是进了加油站人家就给你加油的。
    人家加油站只收油票不要钱。
    油票都是各单位直接到石油公司统一购买,个人没资格。
    宁卫民要是跑得多了,超出了公司发给他的油票。
    额外的消耗哪儿来啊?
    后勤部的沙经理当然不会替他操心,只会看他乐子。
    所以这几位有好爸爸的可就管用了。
    轻而易举就能解除宁卫民的后顾之忧。
    就连驾驶证都是这帮人帮他给办的。
    就考一次试就拿到手了,容易极了。
    所以张士慧学车的事儿自然不难。
    宁卫民又走这些人的路子,给张士慧安排到出租公司培养驾驶员的内部培训机构里学。
    等张士慧一去,回头居然告诉他,说那儿还管教修车。
    宁卫民就更高兴了。
    觉得这事没法办得再实惠了。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
    看人下菜碟哪儿都如是,世上的人是只敬罗衫不敬人。
    连宁卫民自己都没想到,开着一辆汽车居然还有这般提高身价的奇效。
    所有人都会因为这辆汽车对他毕恭毕敬,殷勤倍至。
    让他看见了更多的笑脸,也打开了许多,他本以为自己难以打开的大门。
    当然,反过来,也免不了有些对宁卫民知根知底的人,因此感到迷惑和困扰,甚至抹不开面子的。
    像街道的李主任,就万万没想到宁卫民这个成天嬉皮笑脸,曾经因为扔掉铁饭碗被他当面骂糊涂的毛头小子。
    居然这么快,就能开上外国人给的汽车了。
    而且还采用了一种又白又挺括的小卡片来充当身份证明。
    以前的宁卫民,李主任是随时都可以伸手拍肩膀,胡撸一把脑袋的。
    但如今如此排场、如此讲究的宁卫民,他看着却着实陌生,心情能不复杂吗?
    不改变态度吧?
    他自己就无法把宁卫民再等闲视之,很有点怕因此得罪人。
    可要变了态度吧?
    这样的巴结,他又觉得自己市侩,很丢人。
    说白了,他就像范进的岳父面对中举后的女婿那样无所适从。
    还好,宁卫民毕竟只是外表年轻一些。
    深通人情世故的他,是不会像一般年轻人那样,盲目自大的。
    尤其对知根知底,只为了情分,曾经帮过自己的人,他就更不可能端架子,不会让人家为难。
    所以一发现李主任看着自己的目光充满怪异。
    宁卫民自己就先笑起来了,用最实在的话来化解了李主任的困扰。
    “李主任,您别这么看我啊。我还是那个宁卫民啊,还住在咱们扇儿胡同2号院呢,里子一点没变,照样得归您管。呵呵,这车和名片都是懵外人的。您对我,千万别见外。否则,我可不好意思求您关照了。”
    如此一来,不但免了尴尬和生疏,反倒更得人心。
    既增进了李主任的好感,也加深了彼此的亲厚程度。

章节目录

国潮198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镶黄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镶黄旗并收藏国潮198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