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遇刺之后,紧急召开廷议,两位丞相和两位尚书,左右军师,以及众多将军丝毫不敢怠慢,皆火速赶往曲阳宫。
陈平扶苏没有叫他参与这场廷议,他的资历目前还远远不够。
“刘邦派遣刺客刺杀朕,朕欲发兵灭掉刘邦!”
冯去疾和张苍听到之后面色一变,冯去疾说道:
“忘陛下三思,我军去年刚平定巴蜀,如今还未吸纳巴蜀为我军供应粮草,骤然发兵,若是楚地的项羽赶来支援,那么势必会陷入拉锯之战。“
冯去疾和张苍十分知晓如今秦国的情况,如今动兵实在是不是最佳时机。
“平定巴蜀,韩信并未耗费多少国力,朕不知还能否活到最佳出兵的时候,可能到时候早已经被他们杀死了!”
听到皇帝都这么说了,谁敢再接话,一个个皆不再言语,大秦想要打仗,只要想,还是可以负担的起的,只不过大秦的民众就要为此而受罪了。
不是扶苏不以大局为重,扶苏心中最大的大局便是北方的胡人,此时能早些平定各地叛乱,便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来着手对付匈奴等胡人。
若是想要施以仁政,文火慢炖,这样民众虽然承担的感觉少,但是今后放任匈奴强大起来,自己以至于秦国人没人知道匈奴、东胡、月氏的地形地势,那么便要用一场场战争,一次次失败,一条条人命拿去积累教训,这让秦国乃至天下民众受创更深。
“朕欲第一个平灭刘邦在南阳郡的势力,诸位以为如何?”
既然没人出声反对用兵,那么扶苏便开始商议如何动兵了。
皇帝因为刘邦刺杀之事而愤恨刘邦,这情有可原,但是作为谋士,蒙毅和赵基自然不能完全顺着皇帝的意思,自己要将自己的说法说出来,供皇帝来选择。
“陛下,臣认为先攻打魏、赵最宜。”
听到蒙毅的话,扶苏自然有些不喜,但是并非是对蒙毅不喜,相反,蒙毅此时能给自己提出相反意见,扶苏更是心里欣赏蒙毅。
不喜是因为扶苏认定了,第一个就要扑灭刘邦的势力,刘邦此时在东方各诸侯中,势力排在第二,攻击刘邦说不定真的会引来项羽的援兵。
“上卿请说说为何攻打魏、赵最为合适?”
扶苏虽然心意未变,但是还是想要听听蒙毅的意见。
“先帝未统一六国之时,魏咎在魏国时封宁陵君,陈胜反叛称王,魏咎前往追随。陈胜派周市夺取魏国故地之后,拥立魏咎为魏王,此时我们还有洛阳之地,可以直接出成皋关,灭掉魏地,如此一来,无论是我们攻打赵国,可以截断楚军北上之路;我军攻打刘季,亦可阻断燕赵之兵南下之道。”
蒙毅看重的是魏地的战略重要性,魏地位居各势力之中,夺取魏地,便可以控制住其他势力的咽喉,成为谁也无法逾越的阻碍。
扶苏看向蒙恬和赵基,询问两人的意思。
赵基倒是先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臣以为此时攻灭刘邦势力,正是时机。”
扶苏一听赵基的想法符合自己内心的意愿,赶紧问道:“军师详细说来。”
“上卿看重的是魏地的战略位置,魏地确实是如今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魏咎为了防止章邯屠杀魏地民众就自焚而死,如今其弟魏豹,魏地民众皆感魏咎之德,所以魏豹如今在魏地的声望也很高,若是我们第一个灭掉魏地,如何统御其地民众,倒是意见耗费精力之事,会拖慢我军进军速度。”
“军师所言不错,魏豹此人平庸至极,但是魏地感恩魏咎,其地民众与魏军如铁板一般,攻伐必然非一时之易事,而且朕若是攻打魏地,谁都能看出朕的意思,到时候,齐、魏、燕、赵、刘邦、项羽等人皆会来援魏,我们此时还没有与这些人同时相抗而能保证胜利的可能。”
听到赵基和蒙毅的分析,扶苏自然有些倾向于此时赵基的说法,蒙恬听到赵基的说法之后,也轻轻点了点头,同意此时攻打魏不是最好的选择。
“臣言不宜攻魏宜攻刘邦还有另外的利于我军的情况。”
扶苏此时已然决定攻伐刘邦了,听到赵基还有话要说,这样能更多的说服此地君臣将领自然是更好。
“军师请言。”
“项羽因为彭城位置的缘故,将往日魏国东部纳为其势力,而魏豹则在河东,魏豹在平阳为都,而且成皋以西的地方皆为我军所有,我军攻伐刘邦,只有吴芮和项羽会派遣援军的可能性最大,赵地张耳、陈馀两人矛盾甚深,若是让张耳领大军前来支援刘邦,张耳会放心将一个不设防的赵地留给在南皮的陈馀么?”
“自然不会。”
韩信听到赵基的发问,自然的说了一句。
“所以,我们攻打刘邦,只有项羽和吴芮可能会支援,而且吴芮如今态度暧昧,我们可以利用一下,牵制楚地的项羽军队,这样我军胜算更大。”
“好!蒙恬、韩信、王离听令!”
“末将在!”
“蒙恬领渭北大营十五万长城军东出函谷,自北南下攻伐南阳!王离为蒙恬副将!”
“领命!”
“韩信领五万蓝田军,南出武关,董翳为副将,扑灭刘邦!”
“领命!”
说着将两军的虎符交给蒙恬和韩信,韩信上前接过虎符时,扶苏对其说道:
“带上董翳的一万兵马,朕要看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刘邦给朕打垮了!”
韩信和蒙恬自信的笑道:
“必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丞相和张尚书,粮草辎重之事,便拜托两位了。”
“本就是臣等分内之事,陛下放心。”
既然皇帝已经决定发兵,那么再行劝阻意义不大,能做的就是做好粮草供应之事,让在前线战斗的秦军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各位下去准备吧,明日便发兵!”
“领命!”
等众人走了之后,扶苏对侍从说道:“召陈平前来见朕!”
陈平扶苏没有叫他参与这场廷议,他的资历目前还远远不够。
“刘邦派遣刺客刺杀朕,朕欲发兵灭掉刘邦!”
冯去疾和张苍听到之后面色一变,冯去疾说道:
“忘陛下三思,我军去年刚平定巴蜀,如今还未吸纳巴蜀为我军供应粮草,骤然发兵,若是楚地的项羽赶来支援,那么势必会陷入拉锯之战。“
冯去疾和张苍十分知晓如今秦国的情况,如今动兵实在是不是最佳时机。
“平定巴蜀,韩信并未耗费多少国力,朕不知还能否活到最佳出兵的时候,可能到时候早已经被他们杀死了!”
听到皇帝都这么说了,谁敢再接话,一个个皆不再言语,大秦想要打仗,只要想,还是可以负担的起的,只不过大秦的民众就要为此而受罪了。
不是扶苏不以大局为重,扶苏心中最大的大局便是北方的胡人,此时能早些平定各地叛乱,便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来着手对付匈奴等胡人。
若是想要施以仁政,文火慢炖,这样民众虽然承担的感觉少,但是今后放任匈奴强大起来,自己以至于秦国人没人知道匈奴、东胡、月氏的地形地势,那么便要用一场场战争,一次次失败,一条条人命拿去积累教训,这让秦国乃至天下民众受创更深。
“朕欲第一个平灭刘邦在南阳郡的势力,诸位以为如何?”
既然没人出声反对用兵,那么扶苏便开始商议如何动兵了。
皇帝因为刘邦刺杀之事而愤恨刘邦,这情有可原,但是作为谋士,蒙毅和赵基自然不能完全顺着皇帝的意思,自己要将自己的说法说出来,供皇帝来选择。
“陛下,臣认为先攻打魏、赵最宜。”
听到蒙毅的话,扶苏自然有些不喜,但是并非是对蒙毅不喜,相反,蒙毅此时能给自己提出相反意见,扶苏更是心里欣赏蒙毅。
不喜是因为扶苏认定了,第一个就要扑灭刘邦的势力,刘邦此时在东方各诸侯中,势力排在第二,攻击刘邦说不定真的会引来项羽的援兵。
“上卿请说说为何攻打魏、赵最为合适?”
扶苏虽然心意未变,但是还是想要听听蒙毅的意见。
“先帝未统一六国之时,魏咎在魏国时封宁陵君,陈胜反叛称王,魏咎前往追随。陈胜派周市夺取魏国故地之后,拥立魏咎为魏王,此时我们还有洛阳之地,可以直接出成皋关,灭掉魏地,如此一来,无论是我们攻打赵国,可以截断楚军北上之路;我军攻打刘季,亦可阻断燕赵之兵南下之道。”
蒙毅看重的是魏地的战略重要性,魏地位居各势力之中,夺取魏地,便可以控制住其他势力的咽喉,成为谁也无法逾越的阻碍。
扶苏看向蒙恬和赵基,询问两人的意思。
赵基倒是先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臣以为此时攻灭刘邦势力,正是时机。”
扶苏一听赵基的想法符合自己内心的意愿,赶紧问道:“军师详细说来。”
“上卿看重的是魏地的战略位置,魏地确实是如今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魏咎为了防止章邯屠杀魏地民众就自焚而死,如今其弟魏豹,魏地民众皆感魏咎之德,所以魏豹如今在魏地的声望也很高,若是我们第一个灭掉魏地,如何统御其地民众,倒是意见耗费精力之事,会拖慢我军进军速度。”
“军师所言不错,魏豹此人平庸至极,但是魏地感恩魏咎,其地民众与魏军如铁板一般,攻伐必然非一时之易事,而且朕若是攻打魏地,谁都能看出朕的意思,到时候,齐、魏、燕、赵、刘邦、项羽等人皆会来援魏,我们此时还没有与这些人同时相抗而能保证胜利的可能。”
听到赵基和蒙毅的分析,扶苏自然有些倾向于此时赵基的说法,蒙恬听到赵基的说法之后,也轻轻点了点头,同意此时攻打魏不是最好的选择。
“臣言不宜攻魏宜攻刘邦还有另外的利于我军的情况。”
扶苏此时已然决定攻伐刘邦了,听到赵基还有话要说,这样能更多的说服此地君臣将领自然是更好。
“军师请言。”
“项羽因为彭城位置的缘故,将往日魏国东部纳为其势力,而魏豹则在河东,魏豹在平阳为都,而且成皋以西的地方皆为我军所有,我军攻伐刘邦,只有吴芮和项羽会派遣援军的可能性最大,赵地张耳、陈馀两人矛盾甚深,若是让张耳领大军前来支援刘邦,张耳会放心将一个不设防的赵地留给在南皮的陈馀么?”
“自然不会。”
韩信听到赵基的发问,自然的说了一句。
“所以,我们攻打刘邦,只有项羽和吴芮可能会支援,而且吴芮如今态度暧昧,我们可以利用一下,牵制楚地的项羽军队,这样我军胜算更大。”
“好!蒙恬、韩信、王离听令!”
“末将在!”
“蒙恬领渭北大营十五万长城军东出函谷,自北南下攻伐南阳!王离为蒙恬副将!”
“领命!”
“韩信领五万蓝田军,南出武关,董翳为副将,扑灭刘邦!”
“领命!”
说着将两军的虎符交给蒙恬和韩信,韩信上前接过虎符时,扶苏对其说道:
“带上董翳的一万兵马,朕要看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刘邦给朕打垮了!”
韩信和蒙恬自信的笑道:
“必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丞相和张尚书,粮草辎重之事,便拜托两位了。”
“本就是臣等分内之事,陛下放心。”
既然皇帝已经决定发兵,那么再行劝阻意义不大,能做的就是做好粮草供应之事,让在前线战斗的秦军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各位下去准备吧,明日便发兵!”
“领命!”
等众人走了之后,扶苏对侍从说道:“召陈平前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