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许仙就隐隐听见姐姐的喊声传来,“汉文,快些起床了!”将他从睡梦中唤醒。
来到院子当中,姐姐正在院子里浆洗几件换下的旧衣,阳光斜斜的挥洒下来,却不见李公甫的身影,许仙揉揉惺忪的睡眼,问道:“姐夫呢?”
许娇容白了他一眼,微嗔道:“公甫清早便去了衙门当差,若都像你一样起的这般晚,这个家还过也不过?”
说的许仙感到脸红,嘿嘿一笑,也不辩解,转头去院里井中打上一盆清水,开始洗漱,然后用自制的短毛牙刷刷牙,顿觉神清气爽。
许娇容似是想起什么事来,道:“再过几天就是书院开学的日子了,有什么要准备的没有?”
许仙闻言歪着头想了片刻,道:“没有什么吧……”
许娇容见他这个模样,略感无奈的摇摇头,不再言语,许仙自觉无事,吃罢早饭就出了百草园,在街上肆意闲游起来。
明天就要出发前往杭州府进学了,心里倒颇有些对书院生活的期待,只是想要再回钱塘却没那么容易,这个世界虽与印象中的南宋类似,但疆土何止广阔数倍,从钱塘到杭州之间往返一趟,便要花费数个时辰。而书院里平时是没有假期的,又不能无故缺堂,因此这一去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回来一次。
“要是能飞就好了啊!”
许仙漫无目的地走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上,纵观四景,心里默默的想道。如果他能学会飞天遁地的本领,如那些传说中的仙人般,往来于青冥之间,朝游北海,而暮至苍梧,该是何等快哉?
从杭州飞到钱塘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吧!到时候再带着白娘子环游世界一番,瞧瞧各处新鲜景色,只是不知这个世界是否会有头戴礼帽,身穿西服的西方绅士?
但目前也就只能想想罢了,以他目前的修为境界来看,距离能够腾云驾雾还有一段不远的距离,更何况他手头上也没有驾云之法,这么一想,竟有些愁人了。
已是八月时节,钱塘虽地处江南,却也没了夏日的灼人暑气,偶尔一阵凉风吹来,更觉凉爽。
街上行人颇多,有那认识许仙的见到后便会打上一声招呼,许仙笑着回应,不知不觉间,竟来到西湖附近的一条阔巷当中。
周围人流涌动,许仙抬头一看,眼前是一座极宽敞的阁楼,流檐飞角,绛漆点缀,门前四根金柱挺立,两侧匐卧着白泽石雕,大门正上方悬着一块朱红色的方正门匾,内中刻有“兰书坊”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阳光下熠熠生辉。
“怎么到了这里?”
兰书坊作为杭州府有名的连锁书院,许仙自然知晓,且他之前有不少书就是在别处分坊购买的,本打算离去时,忽然转念一想,反正闲来无事,天色也还早的很,不如去逛逛书店,权且当做消磨时间了。
坊中并没有多少人,一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十几道身影,倒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乾朝虽然大力推行圣人之学,学风厚重,但真正读过书的也就那么一小撮儿人罢了,大部分人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跟后世的文化普及程度自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书坊中安静无声,只偶尔有翻书的声音传来,朝阳斜斜洒下,霜雪般的光芒落在书本上,一瞬间竟有几分神圣的感觉。
许仙四处转着,忽然看见一道有些熟悉的背影,走上前去,轻拍那人的肩膀,笑道:“子寻兄?”
那人回过头来,露出一张清秀俊朗的面孔来,却不是孔攸又是谁?见到许仙之后颇为惊喜道:“汉文,你怎么会在这里?”
许仙笑着反问道:“难道我不能来吗?”
“汉文兄这是哪里的话?”
孔攸笑道:“只是没想到会在此相遇罢了,自上次舟上一别,就再也未见过汉文兄你,在下倒甚是想念。”
许仙闻言一笑,视线却看向孔攸手里握着的书卷,道:“子寻你这是准备买些什么书?”
孔攸晃晃手中书籍,道:“无非是些经史子集罢了!”手里拿的却是一本前朝《诗风》。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许仙无不感叹道,“多读书确是一件良事。”
这却是他有感而发,读书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如孔孟一般的智者,但最起码能令人摆脱原始的愚昧,心而知之。而若是没了代代文化的传承,这千年的香火延续只怕也要断绝,又哪里来的家国天下?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会思考,动物却只是单纯的凭借本能行事,而书籍正是通往智慧大门的康庄大道,多读些书总没有害处。
孔攸还未说话,就听一人的声音从侧面传来,“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公子倒是道出了个中精髓!”声音听来却有些熟悉。
许仙回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体型略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正朝自己这边走来,正是之前在云凫岛上见过一面的兰书坊主李正兴。
李正兴阔步来到许仙二人身前,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两人几眼,目光最后落到许仙身上,笑道:“公子适才所言极有道理,虽只短短两句,却言明了读书的万般好处,当真妙哉!”
又一拱手道:“在下乃是这兰书坊的坊主李正兴,还未请教两位公子名讳?”心中却在默默品味适才的那两句话,只觉言简意赅,且明如白话,朗朗上口。虽然稍显功利了些,却实乃不可多得的劝学之言。
两人连忙拱手回礼,各自报了姓名,那书坊坊主李正兴听闻面前这两人竟是此次钱塘县府试的前两名后,自是十分惊讶,又忍不住多看了许仙几眼。
同为文学中人,对于许仙的大名,李正兴早就有所耳闻,除了府试案首的身份之外,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那几首诗作,皆是脍炙人口,雅致不凡,说是可流传千古的名篇也不为过,心中极为佩服。
而扪心自问,他是绝做不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天马行空的诗句来的。
心中愈发好奇,能作出此等诗句的该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时常想要见上一面,没曾想竟会在自家的书坊当中遇到。
眼前的许仙一袭白衣,身上浑然没有读书人的那种病恹恹的羸弱气质,反而言行之间有股蓬勃朝气,有种游侠般的浪漫气质。
而许仙本就相貌不凡,眉清目朗,天生一副好皮囊,便连他也不禁生出一种“好男儿正当如此”的感觉来。
却不知许仙一举一动之间不自觉的带着后世人的举止习惯,因此看去有种说不出的潇洒,再加上他修炼太玄真经日久,脱胎换骨,先天就带着一股难言的亲和力,以上诸多因素集合为一才成就了他身上的这般气质。
相互寒暄一番,更觉意趣相投,李正兴笑问道:“不知两位公子要买什么书?我正可与两位引荐。”
孔攸已经买了一本诗集,对别的书暂时没什么兴趣,反倒是许仙听到他的话后,皱眉想了片刻,这才问道:“不止李坊主这里可有杂志小说一类的书?”
“小说啊……”
李正兴听到许仙的话后微微一愣,他本以为许仙也会买些经史之类,没想到竟会对小说感兴趣,笑道:“当然是有的……”亲自引着两个人去找书。
其实许仙也只不过是随口一提罢了,实在是平日里闲的无聊,除了修炼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连打发时间也是不能。
逛青楼么?他又不是顾元。
偶尔想起前世上学那会儿吃着炸鸡啤酒,裹着被褥如肥粽子一般看小说的情景,真是一万分的怀念。
半晌之后,李正兴抹了抹额上的汗水,一手指着正前方堆积的如小山一般的书籍,气喘吁吁道:“所有的小说都在这里了……”
许仙随意翻看了几本,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面大都是些描述书生女鬼风流韵事的书,像极了流仙先生的聊斋,只能算是怪谈。他早先已经看过几本,这时再看便觉有些无趣。
剩下的一小部分确实算得上是小说,只不过书中的故事情节在许仙看来老套的厉害,又或许是被这个时代所局限,这些书的内容大多千篇一律,无非是某某落魄书生一朝开悟,变得才思敏捷,接着又被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看中,结为夫妻,然后通过科举考试,官拜一品,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一看就是一群落魄书生的意yin,甚是无聊。
“这不行啊!”
许仙放下手中书卷,怅然一叹,想看一本好的小说怎么就这么难?
李正兴闻言不禁脸色一红,他也知这些书的质量确实不好,内容雷同的厉害,有的甚至连他都看不下去,只是想要写出好的小说来又谈何容易?
毕竟与当下主流的诗词相比,这个年代的小说还是一个十分小众的东西,肯花费心思去写小说的大多是些不及第的落魄秀才,又能指望他们写出什么好的作品来?
如留仙先生一般的人物终究只是少数。
来到院子当中,姐姐正在院子里浆洗几件换下的旧衣,阳光斜斜的挥洒下来,却不见李公甫的身影,许仙揉揉惺忪的睡眼,问道:“姐夫呢?”
许娇容白了他一眼,微嗔道:“公甫清早便去了衙门当差,若都像你一样起的这般晚,这个家还过也不过?”
说的许仙感到脸红,嘿嘿一笑,也不辩解,转头去院里井中打上一盆清水,开始洗漱,然后用自制的短毛牙刷刷牙,顿觉神清气爽。
许娇容似是想起什么事来,道:“再过几天就是书院开学的日子了,有什么要准备的没有?”
许仙闻言歪着头想了片刻,道:“没有什么吧……”
许娇容见他这个模样,略感无奈的摇摇头,不再言语,许仙自觉无事,吃罢早饭就出了百草园,在街上肆意闲游起来。
明天就要出发前往杭州府进学了,心里倒颇有些对书院生活的期待,只是想要再回钱塘却没那么容易,这个世界虽与印象中的南宋类似,但疆土何止广阔数倍,从钱塘到杭州之间往返一趟,便要花费数个时辰。而书院里平时是没有假期的,又不能无故缺堂,因此这一去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回来一次。
“要是能飞就好了啊!”
许仙漫无目的地走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上,纵观四景,心里默默的想道。如果他能学会飞天遁地的本领,如那些传说中的仙人般,往来于青冥之间,朝游北海,而暮至苍梧,该是何等快哉?
从杭州飞到钱塘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吧!到时候再带着白娘子环游世界一番,瞧瞧各处新鲜景色,只是不知这个世界是否会有头戴礼帽,身穿西服的西方绅士?
但目前也就只能想想罢了,以他目前的修为境界来看,距离能够腾云驾雾还有一段不远的距离,更何况他手头上也没有驾云之法,这么一想,竟有些愁人了。
已是八月时节,钱塘虽地处江南,却也没了夏日的灼人暑气,偶尔一阵凉风吹来,更觉凉爽。
街上行人颇多,有那认识许仙的见到后便会打上一声招呼,许仙笑着回应,不知不觉间,竟来到西湖附近的一条阔巷当中。
周围人流涌动,许仙抬头一看,眼前是一座极宽敞的阁楼,流檐飞角,绛漆点缀,门前四根金柱挺立,两侧匐卧着白泽石雕,大门正上方悬着一块朱红色的方正门匾,内中刻有“兰书坊”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阳光下熠熠生辉。
“怎么到了这里?”
兰书坊作为杭州府有名的连锁书院,许仙自然知晓,且他之前有不少书就是在别处分坊购买的,本打算离去时,忽然转念一想,反正闲来无事,天色也还早的很,不如去逛逛书店,权且当做消磨时间了。
坊中并没有多少人,一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十几道身影,倒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乾朝虽然大力推行圣人之学,学风厚重,但真正读过书的也就那么一小撮儿人罢了,大部分人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跟后世的文化普及程度自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书坊中安静无声,只偶尔有翻书的声音传来,朝阳斜斜洒下,霜雪般的光芒落在书本上,一瞬间竟有几分神圣的感觉。
许仙四处转着,忽然看见一道有些熟悉的背影,走上前去,轻拍那人的肩膀,笑道:“子寻兄?”
那人回过头来,露出一张清秀俊朗的面孔来,却不是孔攸又是谁?见到许仙之后颇为惊喜道:“汉文,你怎么会在这里?”
许仙笑着反问道:“难道我不能来吗?”
“汉文兄这是哪里的话?”
孔攸笑道:“只是没想到会在此相遇罢了,自上次舟上一别,就再也未见过汉文兄你,在下倒甚是想念。”
许仙闻言一笑,视线却看向孔攸手里握着的书卷,道:“子寻你这是准备买些什么书?”
孔攸晃晃手中书籍,道:“无非是些经史子集罢了!”手里拿的却是一本前朝《诗风》。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许仙无不感叹道,“多读书确是一件良事。”
这却是他有感而发,读书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如孔孟一般的智者,但最起码能令人摆脱原始的愚昧,心而知之。而若是没了代代文化的传承,这千年的香火延续只怕也要断绝,又哪里来的家国天下?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会思考,动物却只是单纯的凭借本能行事,而书籍正是通往智慧大门的康庄大道,多读些书总没有害处。
孔攸还未说话,就听一人的声音从侧面传来,“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公子倒是道出了个中精髓!”声音听来却有些熟悉。
许仙回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体型略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正朝自己这边走来,正是之前在云凫岛上见过一面的兰书坊主李正兴。
李正兴阔步来到许仙二人身前,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两人几眼,目光最后落到许仙身上,笑道:“公子适才所言极有道理,虽只短短两句,却言明了读书的万般好处,当真妙哉!”
又一拱手道:“在下乃是这兰书坊的坊主李正兴,还未请教两位公子名讳?”心中却在默默品味适才的那两句话,只觉言简意赅,且明如白话,朗朗上口。虽然稍显功利了些,却实乃不可多得的劝学之言。
两人连忙拱手回礼,各自报了姓名,那书坊坊主李正兴听闻面前这两人竟是此次钱塘县府试的前两名后,自是十分惊讶,又忍不住多看了许仙几眼。
同为文学中人,对于许仙的大名,李正兴早就有所耳闻,除了府试案首的身份之外,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那几首诗作,皆是脍炙人口,雅致不凡,说是可流传千古的名篇也不为过,心中极为佩服。
而扪心自问,他是绝做不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天马行空的诗句来的。
心中愈发好奇,能作出此等诗句的该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时常想要见上一面,没曾想竟会在自家的书坊当中遇到。
眼前的许仙一袭白衣,身上浑然没有读书人的那种病恹恹的羸弱气质,反而言行之间有股蓬勃朝气,有种游侠般的浪漫气质。
而许仙本就相貌不凡,眉清目朗,天生一副好皮囊,便连他也不禁生出一种“好男儿正当如此”的感觉来。
却不知许仙一举一动之间不自觉的带着后世人的举止习惯,因此看去有种说不出的潇洒,再加上他修炼太玄真经日久,脱胎换骨,先天就带着一股难言的亲和力,以上诸多因素集合为一才成就了他身上的这般气质。
相互寒暄一番,更觉意趣相投,李正兴笑问道:“不知两位公子要买什么书?我正可与两位引荐。”
孔攸已经买了一本诗集,对别的书暂时没什么兴趣,反倒是许仙听到他的话后,皱眉想了片刻,这才问道:“不止李坊主这里可有杂志小说一类的书?”
“小说啊……”
李正兴听到许仙的话后微微一愣,他本以为许仙也会买些经史之类,没想到竟会对小说感兴趣,笑道:“当然是有的……”亲自引着两个人去找书。
其实许仙也只不过是随口一提罢了,实在是平日里闲的无聊,除了修炼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连打发时间也是不能。
逛青楼么?他又不是顾元。
偶尔想起前世上学那会儿吃着炸鸡啤酒,裹着被褥如肥粽子一般看小说的情景,真是一万分的怀念。
半晌之后,李正兴抹了抹额上的汗水,一手指着正前方堆积的如小山一般的书籍,气喘吁吁道:“所有的小说都在这里了……”
许仙随意翻看了几本,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面大都是些描述书生女鬼风流韵事的书,像极了流仙先生的聊斋,只能算是怪谈。他早先已经看过几本,这时再看便觉有些无趣。
剩下的一小部分确实算得上是小说,只不过书中的故事情节在许仙看来老套的厉害,又或许是被这个时代所局限,这些书的内容大多千篇一律,无非是某某落魄书生一朝开悟,变得才思敏捷,接着又被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看中,结为夫妻,然后通过科举考试,官拜一品,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一看就是一群落魄书生的意yin,甚是无聊。
“这不行啊!”
许仙放下手中书卷,怅然一叹,想看一本好的小说怎么就这么难?
李正兴闻言不禁脸色一红,他也知这些书的质量确实不好,内容雷同的厉害,有的甚至连他都看不下去,只是想要写出好的小说来又谈何容易?
毕竟与当下主流的诗词相比,这个年代的小说还是一个十分小众的东西,肯花费心思去写小说的大多是些不及第的落魄秀才,又能指望他们写出什么好的作品来?
如留仙先生一般的人物终究只是少数。